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59|回复: 0

聋幼儿康复家庭指导

[复制链接]

4

主题

63

帖子

63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63
发表于 2009-3-18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聋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主要接受三方聋幼儿康复家庭指导
面的影响:家庭、康复机构和社会。如果这三方面的影响一致,互相配合,可以促进聋幼儿健康发展。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在家庭范围内由家长(主要指父母和家庭成员中的成年人)自由地、有意识地按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儿童身心发展特点,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孩子施以一定的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   ]>=ol [5o  
4$|y v1r   
孩子在学前期,尤其是婴幼儿期,大多数时间是在家庭与家人一起度过的,。有资料显示,孩子教育的成功与否,大都与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关。因此说,家庭是聋幼儿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也是他们康复的理想环境之一。家长是聋幼儿的第一任教师,也是最好和最重要的教师。 b  {U8GaN|  
03|M~U"l   
c?t-j z N  
f` W\)K8   
Ⅰ、家长应如何面对聋儿 x[st :e |k  
[n 5!1K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每对年轻的父母都希望能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有一天,当孩子被确诊为耳聋时,对父母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对他们的心理和行为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家长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表现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理智的还是非理智的,对聋儿的发展和前途至关重要。 7 `.Hu ¬X   
   常见的家长心态: " n-  jL/   
  (一)理智型面对聋儿,他们也伤心难过,甚至痛不欲生,但他们能很快地冷静下来,去医院或康复机构检查、诊断,如果被确认为感觉神经性耳聋,就尽早地为孩子选配合适的助听器,并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坚定的信心、耐心和恒心,科学地对孩子进行听力语言训练,积极与医务人员、语训中心教师配合,力争使自己的孩子像正常儿童一样成长。这类理智型家长培养出来的聋儿,有很多都能进入正常的小学、中学学习,并且成绩优秀。他们的孩子完全融入了主流社会,他们因自己的奉献使孩子聋而不哑,也为此倍感自豪。他们是很多聋儿家长学习的榜样。  y=l'86s ^  
twQ6 GKc I  
(二)非理智型一些聋儿家长产生的消极心理可表现为:攻击、倒退、冷漠、否认、固执、焦虑、自责等等。这种心态与行为对聋儿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N+3b5G|S  
  1.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不幸:因孩子耳聋这一打击,夫妻间出现对抗行为,互相责备,争吵,甚至转而攻击他人。少数夫妻提出离婚或把聋儿推给祖父母,个别丧失良知的父母还会遗弃孩子,使本来已遭不幸的聋儿雪上加霜,处于更加不幸的境地。7 >#  I 68 k  
  2.在悲伤的同时产生很深的自责心理:他们认为孩子耳聋是对自己的惩罚、报应,是自己的过失,因此一味地溺爱孩子,表现为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给予过分的关怀、照顾和迁就,导致聋儿胆小,任性,不尊重别人,自私自利,甚至发生攻击行为。这种不良品质会给聋儿配戴助听器后的听力语言训练带来极大的困难。 ) uBS <e\}  
  3.盲目求医,贻误康复时机:到目前为止,对各种原因造成的感觉神经性耳聋还没有好的治疗办法,尽早选配助听器是明智的做法。一些家长听不进医生的忠告,当孩子已被确诊耳聋后,他们还是徒劳地、固执地到处乱求医。他们道听途说,轻信一些虚伪广告(如:扎针、气功、服药等等),结果是浪费了时间,耗费了精力,花费了钱财,错过了孩子尽早配戴助听器以及学习语言进入有声世界的时机。当发现这一切都是徒劳时,他们又追悔莫及,恨自己何必当初。例如:有位聋儿家长在孩子一岁时到聋儿语训康复研究中心就诊,明确了耳聋的程度,但家长不能面对现实,在两年中花费了近4万元钱,到处求治,毫无效果,孩子3岁多后又回到聋儿语训康复研究中心,给孩子选配好助听器后,经过半年多的语训,孩子学会说简短的话。家长非常后悔当初没能及早给孩子戴上助听器。  ~ >uzQ0 n  
  4.不敢面对现实:一些家长,甚至是些有较高文化的家长,出于个人的自尊心或是为了逃避痛苦和烦恼,不能正视、不愿承认孩子耳聋这一事实,用一些不正确的理由对孩子耳聋这一事实自圆其说:“孩子不聋,只是说话迟。”延误了孩子早诊断、早戴助听器、早培训的时机。还有些家长,怕亲戚邻里笑话自己是遭了什么报应,隐瞒孩子的真实情况,将孩子封闭起来,不去和周围正常的孩子交往,这样做对孩子的发展没有一点好处。其实聋儿教育在特殊教育中是最简单的。因为这和我们平时应用的教育是一个体系,是用同一种文字,工具等等。盲文盲人教育完全是另一个体系,更难。我们首先要有信心。不要在心里有自卑感和怨恨。要有极大的耐心。聋儿康复教育现在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孩子的父母亲要花费很多时间的精力。 G B!QIOgxR  
av  70qNQs  
dCw[D() tr  
56+b jO  
Ⅱ、聋儿康复首先是家长的“康复” ,_Gx)~tvqH  
N*cNV V*T  
无论您的宝宝听力损失多么严重,他也是一个孩子,遵循着和正常儿童一样的发展规律。他们不仅有吃和喝的需求,也有玩耍、游戏和学习的需要。这种需要,不仅表现在语言的发展上,也表现在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性方面。那种只把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在对孩子进行听觉语言训练,而忽略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发展需要的做法是错误的,您应该保证孩子的全面发展。孩子耳朵聋了,确实是一件让人悲伤的事情。这时孩子需要的是您更多的搂抱、抚摸、微笑、理解和交流。但需要您下决心的是,切不可因为孩子的耳朵聋了,就对他的要求,即便是不合理的,也一味迁就。百依百顺,势必会酿成大错。事实上,您的孩子会做很多的事情,只是缺少表现的机会。因此,您在对宝宝的抚养和教育过程中,不要处处只想到孩子“不能做什么”,而要多想想他“能干什么”。接下来您所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创造条件,鼓励您的孩子去探索,去游戏,学习新的知识,大胆享受正常社会生活的快乐。不要过于期望治疗。 "^voO
Y YW  
  :/kQ5KF   
家长首先要做到坚强。不要因为孩子有了什么与正常孩子不一样的地方就躲避正常的环境。越这样越不行的。要当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正常的孩子,正确的教育心态是成功的一半,认可孩子不要横着比,要竖着比。今天和昨天比。这个星期和上个星期比,而不要拿他和别的孩子比。这时候放下心理障碍带孩子多与人交流才是。通俗的说就是“脸皮要厚”。带着孩子去串门。碰到楼上楼下的小朋友,就请他们来自己家玩。然后要求去对方家玩。不要怕人家不欢迎,对于孩子来说,在一起玩就是快乐的,大人们的这些心思,对孩子不会造成影响,所以,要为了孩子多想点多做点多付出点。时间久了,也许你会有许多邻居成为朋友。a06b4e65aa \)N{ ~W# &  
¬~QX I Va  
1.尽早求医:当孩子被确诊耳聋并由聋引起语言障碍时,对很多家长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这时,应当把自己悲痛的心理向亲人、医务人员倾诉出来,冷静地听取医务人员的忠告,早选配助听器,早进行听力语言训练,使孩子尽早融入主流社会。家长要学会排解自己的忧伤、焦虑心理,应当懂得生活的道路就是充满着坎坷,如果与盲人、截瘫、脑瘫、精神障碍等等残疾相比,聋儿比他们要幸运一些。 P xHpb:6   
  2.走访成功的家长:看看其他聋儿戴上助听器后是怎样学会说话、怎样进入正常小学、中学甚至大学学习的,和这些家长交流,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这样面对自己的聋儿,就会树立信心,看到成功的希望。  .eok"  >  
  3.注意个性培养要把自己的聋儿当成健全孩子一样培养、教育,不要时时提防,怕这怕那,过分地呵护孩子;应让他们走出家庭,与其他儿童交往,在交往中发展各种能力,逐渐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7@
L  <g*  
  4.鼓励语训:选配好助听器后,对孩子要有耐心和爱心,观察孩子在听力上的每一点细微变化,当孩子有了一点点进步时要及时给与鼓励,适时的鼓励可以强化孩子已有的进步,提高孩子学习语言的信心。妈妈应避免在孩子面前过多流泪,伤心;父母更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因为聋儿的观察力是很强的,父母脸色的变化都会引起聋儿心理的变化。 `J5 *kK4 *  
  越来越多的聋儿已经通过康复进入了普小普幼。这一事实说明,只要家长做出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医务人员、教师以及社会的理解、配合与支持下,绝大多数聋儿将聋而不哑,融入主流社会,成长为自食其力的、对家庭和对社会有用的人。 :H>k  s
q[  
r<w &'>{ U  
P   XLS#ax  
"o5 `B|7q  
Ⅲ、家长在聋儿康复过程中的职责 ¬) 7Dd$'v  
!< H=641G  
聋儿是儿童中的特殊人群,但不乏也有经过早期训练,在这些人群中的佼佼者。如南京的周婷婷,3岁半被发现耳聋,她的家长在心灰意冷之后,毅然选择了“康复”这条路,对孩子实施早期家庭教育。后来她在正常学校学习,成为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现在在国外攻读博士。她的成功主要是父母对她产生积极教育影响的结果。所以每一位家长,应努力摆脱精神压力,积极地去寻找对自己孩子实施康复教育的方法,扮演好家庭教师的角色。 ^b+~ 0W   
'=H yQ@L?  
(一)   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u;QZkslq6  
b!V%[VW\  
现代儿童心理学研究指出,人从出生到入学前的几年,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重要、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人生最初的几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一个家庭获知自己的孩子是个聋孩子之后,就应尽快采取积极的教育对策,帮助聋儿尽快摆脱无声世界带给他们的不幸。这时,作为聋儿的家长应做好以下工作: qVP}j  ¬   
2&1 * yN 1  
  1.确诊聋儿的听力损失程度 #94b  \   
  \o3[^<dc  
  当家长发现孩子对各种声音没有反应之后,应尽快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确诊孩子的听力状况,家长应把孕期用药情况、孩子出生情况、患病情况、有无家族遗传史等基本情况积极向医生讲述,进一步确定耳聋发生的原因以及听力损失程度。 Y0&5*)<  ~  
lvC?S=A|[.  
2.选择合适的助听设备  Sa O2 3zr  
    MU9rIS  
助听设备是挖掘聋儿残余听力的必备条件,是聋儿接受康复训练,学会“听”和“说” 的物质前提。为了孩子选配适合其听力状况的助听器,聋儿将受益匪浅。 OpOxHt1 Ey  
c <S . *&  
目前,随着市场和聋儿家庭的需要,助听器的品牌和种类很多,究竟哪一种适合您的孩子,要根据孩子的听力损失程度来定,而不是说越贵的越好。 i?Zo },:M  
&gtqTYyvH<  
3.积极与康复机构取得联系,寻求帮助 eK/j  fAhi  
cF ~ x  v
  
在对孩子诊断、配戴助听器之后,聋儿就有了进行训练的先决条件。这时聋儿家长就应及时与康复机构取得联系,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尽快对聋儿实施教育,并根据机构给出一套适合聋儿特点的教育计划、方案或指导建议,创造有利于聋儿康复和教育的家庭环境。一般来说,3岁前的聋儿依托在家庭进行训练,3岁以后到7岁之间可以选择到康复机构进行训练。 'g z[M   "  
n¬rHG&(f[  
无论什么时间、多大年龄才发现孩子耳聋,都应尽快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开展训练。贯彻“三早”原则,是聋儿家长的责任和义务,这将对聋儿的康复产生积极的影响。                                                      C; `P^2x
  
y q!<  [H$  
(二)   给孩子创设一个美好和谐的生活和家庭教育环境 )¬q   p7J  
vr uE%"a'{  
这里指的家庭环境,主要是指家庭特定环境中的气氛。良好的家庭环境是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智慧、培养人的毅力、正确面对生活的重要手段。为了让孩子得到全面康复,家长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j rj X pG  
.  
])d!h  
1.创设和谐民主,平等友爱的家庭气氛。在一个家庭中,晚辈应尊重长辈,长辈应以良好的言行在晚辈面前树立权威。但是,不论年长年幼都应建立权利平等、合理讨论问题的意识。家长是孩子的导师,也是孩子的好朋友。尤其是对胆小内向、有自卑感的聋孩子,和谐民主、平等友爱的气氛,能使孩子感到生活的乐趣和温馨,对未来充满信心。 &;l  R1s9L  
Mo?R^wK Q7  
2.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通过我们观察,聋儿长期的学习能力,并不低于正常孩子,他们经过训练,同样可以学有所成。父母的文化修养,对孩子的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家长平时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孩子受到良好的熏陶,得到良好的教育。 "r(EP!T¬ "  
:x\
6 U[#_  
3.健康的生活气氛。健康的生活气氛是指家庭要整洁、温馨、快乐,这种气氛有助于形成孩子的良好性格,有的父母把孩子当作家中的“特殊照顾对象”,对他一味的迁就和溺爱;还有的家长对孩子愁眉苦脸,让孩子总是感觉压抑不快,以上这些做法都会对孩子的康复训练造成不利的影响。家长对待孩子应该跟其他正常孩子一样,从而促其既活泼又健康的成长,这对调整聋儿的紧张的学习情绪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d g 6S q  
'D @R30 U5  
4.养成良好的一日生活习惯。习惯融于每一天的生活之中,家长注意无论孩子上学与否,都要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还要养成不挑食、按时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好习惯,是保证孩子有一个健康身体和优秀品质的前提。事实上,家长自身良好习惯的建立将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Kw7 AuFn@  
&QKo8n- Fn  
5.提供聋儿生活学习的环境。在家庭中,家长应尽量为孩子创设以下环境:游戏区——自己或与小朋友一起游戏的场所(桌面游戏、自由游戏等);读书区——独立的、安静的学习环境;劳动区——收拾和整理自己的物品、参与简单的成人的劳动等,给孩子提供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学习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应从为自我服务开始。 UR }T'% +  
;)S M 2b +  
(三)   家长在实施教育过程中要以身作则 dg
>  gS  
x r }6 0u"  
家庭教育的经验告诫人们:“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是要求我们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模仿是儿童学习的一种方式,特别是聋儿会更多的使用视觉了解周围的生活,他们会学着大人的样子做事,而他们又不具备是非辨别能力,因而他们有时模仿的是好的行为,有时又会对坏的行为进行模仿。这就要求我们的家长,处处以身作则,以文明规范的意识、 良好的行为举止出现在孩子的面前,对孩子施以正强化的教育影响,使孩子通过模仿形成和建立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 NN}]a"/o'S  
E =0w, HMB  
(四)   不失时机地对孩子进行康复教育 90Uz%q L t  
n}_p]O"2  
  家庭环境较康复中心来说,孩子自由活动的余地大,家长也可以随时关注到孩子成长细节,对聋儿康复教育过程来说,这种随机性,可以使聋儿感受到语言与生活是紧密相关的,语言无处不在。同时,随机教育会使聋儿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更加贴近,并对其产生很强的吸引力。不失时机地教育会使大人们感受到,这个孩子好像“长大了”“懂事了”“理解别人了”“会思考了”……因此,对良好教育时机的把握,是家庭聋儿康复教育的优势所在。   I^*:  %O  
w]}3Q[ A   
Ya.{  A 5  
  VC U"x¬   
Ⅳ、聋儿家庭康复的基本原则 v yJ|9 p   
6~b(N_V4DR  
一、全面康复的原则  C MQX Hf  
rKd6 C,86   
耳聋导致语言障碍是有目共睹的现象。于是家长们往往把教聋儿说话看作康复的全部内容,这是不正确的。听力、语言训练是聋儿康复的一大内容,但绝不是全部。聋儿康复强调的是全面康复, 强调体、智、德、美全面发展。 1l O~q~?\\  
'¬ `gG2     
  也许,教聋儿学说话用去了一半以上的教育时间,这不算错。重要的是,不能忘记聋儿体质的锻炼、智力的开发、品德的培养以及审美能力的提高。实践证明,只重视单项教育是注定要失败的。  V1;M C  y  
mP-hXG @V^  
二、生活化原则 |¬{Q6dy J  
E@w9W#v )+  
对孩子进行康复时,要和他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的结合起来。学习内容应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事物和现象,比如家里养的动物、植物,秋天落叶,冬天的雪……都可以作为学习的对象。学习的方式,应该是随机的,看到什么学什么,做着什么说什么。 MR +  MO T  
~<du1 y :e  
无论是智力、个性还是语言能力,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开发、培养、提高的机会。但不能完全靠“碰”机会,对聋儿康复、特别是聋儿语言康复来说是不够的。我们当然不能放过任何教育机会,但同时也必须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安排好整个教育过程。这种随机教育与计划教育的同步进行,就是我们所说的两条腿走路。也就是说,您不仅要等机会、碰机会、抓机会,还要创造机会。 /Qu` F5*~  
0UlI
pJ qo  
三、重视兴趣的原则 iK
fVjAJ }  
mkd*}gI G)  
无论成人还是孩子,没有真正的兴趣,被逼无奈地去做某一件事情总是做不好的。对聋儿康复来说更是如此。喜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如果把学习也变成游戏,他们就会有兴趣,就乐于学习。所以我们提倡在游戏中学习,这种寓教于乐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聋儿学习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家长多动脑筋把学习内容转化为游戏活动。  Y   e I`*  
R
jl  c j   
  还要注意平时,孩子只要有进步或做得好,家长都要及时对孩子进行口头表扬或物质奖励,这样也会让孩子积极、主动、自愿地学习,形成良性循环后不仅能使孩子真正获得“家长让我学习”变成“我自己要学习”的动力,更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N u} -LIo  
$f/62 }Le   
四、交往第一的原则 Fe  pj [z  
yu[Ivx f2q  
语言是交往的工具,只有具备了能够灵活地使用语言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才能算掌握了语言,而交往的能力只能在交往过程中才能实现。对聋儿康复说来,语言教育必须将交往放在第一位才会成功。 W'+OQX?^!"  
  A¬/38)HN  
  举例说,“爸爸”一词我们几乎天天都能听到,但如何向聋儿解释?什么是爸爸?爸爸代表一个人还是许多人?爸爸有没有爸爸?细想起来,我们根本没必要给聋儿解释“爸爸”的含义,在爸爸出现的时候随机地教给他也就够了。这正是在交往中的教学。 O Z =q "cz  
OgU'#8 Puw  
  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许多许多。实际上,无论是聋儿还是正常儿童,他们学会的任何一点语言都是与交往分不开的,所以我们说交往第一。没有交往,聋儿就不可能学会语言。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能有意识地在交往过程中教授语言,聋儿的进步就快;如果不能有意识地这样做,聋儿的进步就慢。您请记住,聋儿是由于有交往的需要才在交往过程中学习语言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特别强调交往第一的原则。   =  0 7  
[{y = -pT*  
五、发挥优势的原则 W;.~HD!:T  
; #5RlL"SZ  
想让孩子不断提高,就不能总盯住孩子的不足不放;同样的道理,也不能总盯住自己的不足不放。每个人都有不足也有优势,如果能将聋儿的优势发挥出来,真正做到扬长避短、扬长促短,那就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E1  n"],L1  
#q.:v DbeW  
  聋儿的优势最重要,问题是您能不能发现它们。也许他十分内向,喜欢安静;那您不妨多坐在桌边教他。也许他喜欢“疯闹”,把家里搞得天翻地覆不说,还要折腾得街坊四邻鸡犬不宁,从来没有闲着的时候,其实这也是优势。敢闯敢闹的聋儿接触面广,一旦开了窍,进步就会飞快。况且,接触面广有利于语言的学习。 Arga R   $  
:rE[JCW #  
  聋儿的优势还有许多,只要善于发现、善于发挥就一定能达到目的。这正是强调发挥优势原则的原因。 y " AKto $  
ht"y5 MH   
六、家庭成员合作的原则 %! :j/8>I<  
-D41    B   
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家庭辅导过程中,其他家庭成员应积极给与配合,在选用教学方法和管教方式上应采取一致的态度。坚持积极鼓励的原则,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或溺爱等不利于聋儿健康成长的现象出现。   tI
QBq 2  
w<_'%l   
七、利用鼓励、启发诱导的原则 .l o6%52%  
O:jFQuB;p  
我们每一个成年人都体会过,当有人赞赏、表扬我们的时候心里都特别美,孩子的感受更是如此。所以家长要注意自己孩子每一个极小的进步,不失时机地去表扬与鼓励他,以激发聋儿的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家长经常对孩子说“好”、“很好”、“太棒了!…‘你怎么这么棒,教教我吧。”……都是表扬与鼓励聋儿时常用的语句。不要担心聋儿听不懂,您的表情已经告诉了他您的态度。一旦他相信了自己的确做得不错,就会有兴趣再来一遍。您也就找到了更多、更好的教育机会。  L Uy F0 z  
}_] (B'Gq  
  相反,过多的指责与批评起到的只能是坏作用。聋儿会因为感到自己做不好而讨厌学习。您必须学会盯住聋儿的进步,而不是指责聋儿的不足。减少盲目地、小学化的、学习方法单一的、粗暴的教养方式。  
L] q77八、家园同步的原则 9BX,#   qt  
&M^ (]  R2  
所谓家园同步的原则,是指聋儿家庭康复学习的主要内容,应与在康复中心学习的主要内容保持一致。如孩子某一段时间内在中心主要学习的内容是认识蔬菜,家长在同一时间内,给孩子进行家庭康复时,最好也帮助孩子以认识蔬菜为主。如果白天孩子和老师学习的是黄瓜,傍晚家长接孩子回家的路上,就可以带孩子买黄瓜;到家后,让孩子洗黄瓜,看家长切黄瓜,晚饭全家人吃黄瓜……;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以黄瓜作为孩子家庭康复内容的主线,有意识地帮助孩子认识黄瓜的颜色、形状、味道,甚至看一些黄瓜生长的图片、了解黄瓜的吃法(生食、凉拌、腌制、炒菜等)。这种做法,不仅巩固了孩子在中心所学的内容,还丰富和补充了孩子在中心还没有学到的内容。 $K  g>kKI%  
o0Z1 )z|/  
或许有人问,不就是一个简单的认识黄瓜么!老师白天已经教孩子了,回家家长再教,孩子不烦吗?殊不知聋儿学习知识一般要比健全儿童慢一些,学习一遍两遍未必全能掌握,他们需要围绕一个知识,变化多种学习形式,及时加以复习和强化,才能真正掌握。坚持家园同步的原则,需要家长与教师及时沟通、互相配合_miNe  
河南希望之声听力技术服务中心QQ45190430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5-1-3 01: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