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种发声玩具和小乐器,如锣、鼓、铃等各种打击乐器,可以产生一定频率的声音,如高频声、中频声、低频声等。在使用前,应该对这些发声玩具进行声学计量,分析某种发声玩具发出声音的强度和声音的频率成分,主要用于婴幼儿的行为测听。
纯音 纯音是具有单一频率的声音,又叫单音,是一种正弦波。从主观感觉判断,是单一音调的声音感觉,是听觉实验和测试的主要声源。目前听力测试用的纯音主要由纯音听力计产生,纯音听力计是采用电声学原理设计而成的一种医用声学仪器,产生不同频率和强度的纯音信号,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防聋、治聋工作在耳鼻咽喉科领域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预言,随着听力学研究与临床工作的深入开展,纯音听力计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宽广,各种用途的纯音听力计将越来越多。
短纯音 短纯音由一段时间的正弦波组成,给声的时间为数十至数百毫秒的纯音信号,通常把这段时间分成三段,分别为上升段、持续段和下降段。短纯音是一种具有一定频率特性的刺激声源,其三段之间包络的频率不但可以根据测听的需要改变,而且这三段包络时间也可以根据测听需要改变。短纯音常用于诱发反应测听的刺激声原。
调制声 调制声是声音中某一参量按一定时间特性发生改变,其他参量则相对地恒定。频率的调变称为调频,强度的调变称为调幅。调变的控制信号可以是矩形波,正弦波或其他波形。
短声 短声是由一种电脉冲信号,输至耳机或扬声器所产生的声音。因电脉冲持续时间很短,所以叫短声,通常用于听力测试的短声是由脉宽0.1毫秒至0.2毫秒的电脉冲产生。短声持续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耳机或扬声器的特性,耳机与扬声器的阻尼通常在1毫秒至2毫秒内的较常用。短声以一定的时间间隔重复出现的叫重复短声,一般每秒100次到每秒1000次的重复短声用处比较多。短声和重复短声都是宽频带的,也就是说它包含的频率成分比较多,能量的分布主要由耳机或扬声器的频响特性所决定。短声波形经过带通滤波器(选择频率的仪器)后,再通过耳机或扬声器产生的声音称为滤波短声,滤波短声的频谱比短声窄,频响范围由带通滤波器的滤波通带决定。短声、重复短声和滤波短声是电反应测听中使用最多的刺激声源。
短音 短音有时称为猝发音,由3到5个正弦波组成,各波的振幅不同,并按一定顺序排列,一般1到2个正弦波处于上升段,振幅逐渐加大,处于中间的1个正弦波振幅最大,另外1到2个正弦波处于下降段,振幅逐渐减小,整个波形的外型类似于菱形,其频率可根据测听的需要进行改变。短音常用于电反应测听中,用来评价人耳低频听力受损情况。
噪声 普遍认为噪声是不受人们欢迎的声音,会给人类的听觉系统带来很大伤害。但是事物总有相反的一面,利用的巧,会给人类带来好处。噪声含有许多频率成分,频谱通常为宽的连续谱,且噪声各个频率成分的强度大致均匀,这种噪声类似光学中白光的含义而得名为白噪声。以白噪声为基础,低频成分按一定关系依次加强的称为粉红噪声,高、低频成分按正常人听觉灵敏度的频率特性作了相应提升的称为计权噪声。此外,白噪声通过特定滤波器只取较窄的频段,称为窄带噪声。噪声常作为听力测试中的掩蔽声源,当两耳听力损伤的程度不同时,为了准确地测定听力损失较重的耳朵的听力,就必须在听力损失较轻的耳朵上给予一定强度的噪声刺激,掩蔽住听力损失较轻耳朵的听力,然后再测试听力损失较重的耳朵的听力,避免造成一种假象,给听力测试带来较大误差。
语音 语音由元音和辅音不同的搭配而组成,是评价人听觉功能的很好声源。测试所用的语音材料,通常以事先录制在磁带上较为方便,也利于统一测试标准。语音经过一定的处理后便称为畸变语音,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滤波、截幅、动态范围压缩、选频补偿等多种,都是在研究和测试语音的听觉识别功能中经常使用的。
语音也可以通过模拟电路或数字电路,用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得。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水平较先进的合成语言已能达到相当高的可懂度。
动物的鸣叫声及其他复杂声一直是听觉生理研究者很感兴趣的刺激声,只是由于它们的参量不容易控制,使用时受到很大限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