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99|回复: 1

〃为你打开一扇窗〃

[复制链接]

1369

主题

3495

帖子

3557

积分

vip会员

苡菠芝茗

积分
3557
发表于 2008-6-10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帝为你关闭了一扇门,但必定为你打开了一扇窗”。

  在特奥会上,当来自世界各国的智障人士以“你行,我也行”的姿态投入比赛,那份纯真,那份执著,那份勇敢,让我想起这句名言;

  在“阳光之家”,智障人士们礼貌地聆听观看老师们的示范,终于将手中漂亮鲜艳的风筝放上蓝天,那一张张灿烂美好的笑容,在春的期许里绽放,让我感受着这句名言;

  而在2008年4月的春色里,当我们一行来到上海近郊东海之滨的奉贤,拐进老城区极不显眼的小弄堂,走进奉贤残疾人联合会后,聆听那些细小却沁人心脾,平常但令人感动的故事,桩桩件件静静流淌,让我突然想为残联的工作人员修改这句名言:上帝为他们关闭了一扇门,但你们在努力为他们开启一扇窗。

  从“法律援助”到“法律服务”

  作为“慈善”这个大概念中的一部分,我国的残疾人事业与世界相比,可谓起步晚、发展快,它得益于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使“残联”真正成为残疾人的“娘家”。

 “要对得起‘娘家’这个称号,我们不仅要扎实做好每一件能改善残疾人生活状态的事,而且要努力提高残疾人的社会适应能力,让他们能和常人一样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得悉今年年初奉贤区在上海率先建立了“残疾人法律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从区级层面到各镇、开发区级层面的法律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使区内残疾人在涉及民事纠纷时能得到司法部门“优先受理、优先调查、优先调解、优先履行”和法律诉讼时法院给予的“快立、快判、快执行”等法律服务时,记者采访了奉贤区残联。

 “应该说,加强残疾人法律服务工作,是我们实现残疾人事业由人文感情型向社会责任型转变、由人文环境型向社会法制型转变理念的一种努力。”理事长马小平的一番介绍,让记者感受到了在营造“平等、共享、和谐”社会氛围中,维护好残疾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性。

  对常人来说,打官司无疑是一件恼人的事。这样的事若摊在残疾人身上则变得难上加难,因为,诸多障碍如:外出行走障碍,语言表达障碍,经济条件障碍,物质环境障碍等都让他们体会到维权不易,打官司难。

  如何从抓重点的“法律援助”到全面展开的“法律服务”,用好司法资源,给予这群弱势群体实质性的帮助?2008年新年伊始,奉贤区残联在充分调研协商后,与该区法院、司法局联手,为残疾人建立了两大服务机构,开通了三大绿色通道。

  两大服务机构是:区级层面设有残疾人法律服务中心;各镇、开发区设有残疾人法律服务工作站。三大绿色通道是: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的绿色通道;为残疾人设置调解纠纷的绿色通道;为残疾人设置民事裁判的绿色通道。

  在制度实施过程中,区残联更是通过工作网络,主动排摸残疾人法律服务需求信息,一些镇和开发区向每位残疾人发放法律服务卡,了解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并提供盲文和手语翻译服务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这种平等,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残疾人来说,需要更多渠道上的畅通、更多的诉前诉后服务的跟上才能实现的。奉贤区残疾人法律服务体系成立,看似一种方便残疾人维权的服务,其真正的意义在于,它让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残疾人找到了做个平等公民的自尊,感受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注、关心、关爱。

  当久病致残遭丈夫遗弃的王阿婆,终于拿到离婚后法院执行送来的前夫股票账号内的股票金额共计14万元后,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当两年前遭遇一场车祸而高位截肢的28岁小伙子,因为无法找到为了逃避30多万元的赔偿款四处躲藏的肇事者,而对生活绝望时,他拿到了执行法官冒着寒冷送来的第一笔2万元执行款。经过大量工作后,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赔偿款分期支付。法官承诺,以后每年在年中与年末定期上门送执行款。

  能通过打官司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是从小双目失明,今年已66岁的张娟老人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张娟早前母亲过世前给她留下了一笔钱及房产,由于自己生活不便,一直跟其姐姐合住,时间一久,这笔钱和房产就自然被其姐姐控制,两人由此产生矛盾。

  去年10月,张娟不幸被查出患了肺癌。得知自己来日已不多,她决定打官司,依法讨回属于自己的房产。同时愿意将该房产转送给妹妹,让妹妹承担起照顾她的权利与义务。

  残疾加重症,为了维护张娟老人合法权益,奉贤区法院受理此案后,立即为其开辟了绿色通道,上门调查,上门开庭,上门执行。

 “想不到,法院对残疾人如此关怀,竟然把法庭开到了医院!”历时2个多小时的庭审顺利结束后,参加旁听的人无不感叹万分。张娟老人更是拉着法官的手连声致谢。

  关爱,一个都不能少

  慈善是什么?有人说,是用你的手去温暖对方的心;有人说,是对困难的人的一种付出和资助。前者的禅意,后者的实际,对于残疾人来说都是珍贵的。

  残联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他们为残疾人奔波忙碌,付出心血和汗水的时候,他们在收获幸福。从他们的眼神中,记者看到了真诚,而从他们的实绩中,记者看到了洋溢在工作中的人文关怀。

  关爱,一个都不能少!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

  它承载着“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有一组数据是实在的:5年来,他们为16000多人次残疾人提供每月一次的“送康复上门服务”;为近9000残疾人提供免费健康体检;为535多人次重残无业人员提供养护服务;为860人次重残人员提供每月一次免费送药上门;为近20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配发残疾人急需用品用具10300件……

  它承载着“应保尽保”的要求。5年来,他们为46000多人次残疾人缴纳农村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费,实现了全覆盖,为2000多重残无业人员提供了最低生活保障……

  奉贤区残疾人占总人口的6.2%,通过残疾评定登记的残疾人有13100名。要让社会的关爱通过残联这个窗口辐射,对于二十多名残联工作人员来说无疑是个“浩大的工程”,但他们干得井井有条,2007年,奉贤区残联被授予上海市扶残助残先进集体。

  关爱,不仅是生活上的帮助,还要精神上的关心。很多残疾人虽然身体的有些功能残疾了,但有些功能却可能超乎寻常,更有一些残疾人从小具有艺术天分。为了让残疾人能一样有人生追求,一样乐观向上,生活充实,精神愉悦。残联借助社会的力量,举办了形式多样演讲比赛,艺术展览及特奥运动会,并通过发挥社区助残员的作用,挖掘艺术人才,积极筹建各镇的残疾人文化艺术队。

 “无障碍”理念

 “无障碍”理念最早起源于美国,作为诞生全世界第一个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组织的美国,1968年通过了《建筑无障碍法》,这部以残疾人为主体的法律,为确保所有残疾人进入社会主流提供了立法保证。1990年《美国残疾人法案》又为残疾人在使用社会服务设施,出入公共场所和就业等方面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标志着美国残疾人事业真正进入了“无障碍时代”。

  所谓无障碍,即残疾人和正常人拥有同等的被雇用的权利;残疾人享有所有的设施和服务;残疾人在旅馆、饭店等场所享有同等的服务。

  如今,国家和社会有责任预防残疾的发生,有责任帮助残疾人回归社会主流,已成为全球共识。

  2008年2月29日,在奉贤区残疾人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宣读的工作报告中,记者欣喜地看到了“无障碍”的提法:

 “大力发展交通无障碍、信息无障碍建设。开展无障碍进社区,进家庭、进农村工作;增设1-2个双语节目,推广手语、聋人信息卡以及特殊通讯设备,确保沟通无障碍。”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也许,这就是我们“无障碍”的起步。

  对于残疾人来说,他们的障碍,有生理条件带来的局限、有心理因素形成的交往自卑、也有就业不平等等形成的对社会的隔阂,等等。

  一名应届本科毕业生诉说,他的父母双残,自己也是肢体残疾。他曾经一直很自信,觉得只要有机会,他就会证明自己的能力。可是,现实是,没有一个用工单位肯给他机会。

  像他这样子的情况,如果在奉贤会是怎样的呢?区残联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在奉贤,他不会被忽略。一直以来,他们不仅在积极寻找残疾人工作岗位,截至去年底,全区福利企业安置残疾职工4480人,分散安置残疾人1987人,其中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和合资企业工作有662人,而且,结合奉贤的现有资源,成立了多个职业见习基地、实用技术培训基地,组织残疾人接受职业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记者结束采访时在想,障碍终究是可以拆除的,只要我们意识到它的存在。和谐社会追求的更是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交往的无障碍。奉贤区残联推出的一系列服务制度,何尝不是一种“无障碍”的努力!
                            [move]讓風吹走伱啲嚘矁,讓雨洗掉伱啲烦惱,讓陽桄帶給伱温煗,讓月亮帶給伱温馨,讓美好啲論墵帶給伱開心!  ьō啵吇Ζǐ[/move]

489

主题

2034

帖子

2034

积分

顶级会员

积分
2034
发表于 2008-6-12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行,我也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5-7-19 14: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