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小组的讨论现场,总有一个工作人员在"指手划脚",而他旁边坐着的一位委员则是聚精会神地看着。
政协委员名叫于兵,是中国聋人协会副主席,也是全国2100多万聋哑人在全国人大、政协中唯一的代表。"他说,虽然他听不见,说不出,但也想为社会做点贡献。"于兵通过手语翻译咸树立,也就是那位"指手划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的身后站着的是一个数量庞大却容易被忽视的弱势群体,作为他们的代表来参政议政,他深感责任重大。每年,他都会深入基层调研,了解残疾人生活工作保障中存在的问题,至今已向政协大会提交了15份提案,内容涉及残疾人特别是聋哑人士就业、教育、生活等方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今年的"两会"上,他准备的提案一个是关于立法规范手语语言的建议,一个是关于提高特殊教育地位和教师待遇的建议。
记全国政协委员于兵先生
作者:唐无欢
姓名:于兵
年龄:39岁
爱好:画画、看书
最喜爱的书:科学技术和科幻类的书,也爱读有关探险家的传记
担任委员后想的最多的是什么:如何多为残疾人做工作,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此次大会最关注哪些问题:残疾人受教育问题、丰富残疾人社会生活问题
记者印象:
于兵,聋哑人,吉林省艺术学院美术系美术师。
于兵,高高大大的东北人。虽然生活在无声的世界,但他对这个世界充满爱,充满期待。身处逆境,使他更具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富有爱心,也使他懂得照顾别人,体贴别人。当在电梯里看到我提着重重的电脑,他一定要替我拿着,还比划着说,这个东西很重,我不该提着。他有着真诚的令人感动的纯净笑容。在以后的交往中,更知道于兵是一个热心肠的人,总是力所能及地在帮助别人。
于兵在1岁多时因外部因素导致失聪。上幼儿园时,他迷上了画画。一支笔,一张纸,竟可以画出无数个缤纷绚烂世界,这让他感到画画是件很有魔力的事。于是,静寂的世界开始充满色彩。
"君子以自强不息",在于兵的心中,孕育着强大的力量。从聋哑学校毕业后,于兵被分配到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做裱画工作。实现了自立,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他要让自己再攀高峰。1987年,于兵以吉林省专业课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长春大学特教学院,开始了艺术道路上的又一次攀登与征服。他刻苦努力、勤奋好学,几年下来,积累了厚厚的几大本画稿。"梅花香自苦寒来",于兵的美术作品在艺坛渐渐展露头角并多次获奖,还曾被国家领导人王忠禹作为国家级礼物送给韩国客人。
我问于兵知道自己担任政协委员时,心里高兴吗,于兵激动地拍着胸脯。不用翻译,我知道他在表达兴奋与激动。
于兵有记日记的习惯,他打开那一天的日记,让我看,我看到上面这样写着:我是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的委员,代表着全国2057万聋人,我深感肩上的责任特别重大。我决定在担任委员期间,一定密切联系聋人群众,多听取群众呼声,多向上反映有关聋人的问题,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起到桥梁纽带作用。
我知道,这就是于兵的心语。
再次见到于兵,是在新委员的座谈会上,他认真地、庄重地打着手语发言,他说他要多为残疾人做实事、好事。他把他的发言,工工整整地写在了本子上。
来源:人民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