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16|回复: 0

特教校黄金莲:她的坎坷让吴仪掉泪

[复制链接]

1369

主题

3495

帖子

3557

积分

vip会员

苡菠芝茗

积分
3557
发表于 2007-11-23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金莲教吴仪副总理手语
三明特校黄金莲校长和孩子们在一起用手语聊家常
  感动缘起
      10月15日下午,十七大福建代表团讨论会场,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听了一个来自福建基层的女代表发言后,被称为“铁娘子”的她感动得掉下了眼泪。
      这位女代表叫黄金莲,是三明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那天,黄金莲把十多年来创办特殊学校的不寻常经历和盘托出:为筹集建校所缺的钱,她曾赴京奔波,连到天安门前照一张相的“梦”都没有实现。最后,她们的执著精神感动了教育部领导,甚至感动了北京的出租车司机。
      自从事特殊教育的第一天起,特教事业就成了她生命的全部。十七大报告的第八部分有这么一句话:“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而“关心特殊教育”这句话,就来自黄金莲的建议。
      讨论结束后,吴仪向黄金莲学了几句哑语,两人并排将大拇指向前弯曲,用手语一同“说”了句“谢谢”。
      这个充满感恩意味的手语,至今还令黄金莲唏嘘不已,她,以及她身后一群失明、聋哑的孩子,十多年来虽然历经艰辛,但一直生活在感动和感恩之中……
  领悟感动 牛羊蛇游荡的荒山上,建起了座学校
      黄金莲给吴仪讲的“故事”,从1991年开始,那时,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坐落在三明列东麒麟山上,那里当时还是一片长着茅草的荒山,牛羊游荡,不时有蛇等从草丛中钻过。
    “怎么,让我在这里当羊司令?”黄金莲问教育局领导。
    “对,你现在是正科级的羊司令,财政给你300万元,你把特殊教育学校盖起来。”领导笑着回答。
      金莲从来没有盖过房子,和教育局基建科的同事核算后才明白,300万元只够盖一座综合楼。教室、教工宿舍、办公室、学生宿舍得全部合在一起,将来学校想要发展,得慢慢寻找机会。
      黄金莲告诉记者,其实,那时她心里也很矛盾,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家、自己的事业都在很远的洋溪,到这个学校任职,意味着失去很多家庭的温暖。然而,三明解放以来都没有自己的特殊教育学校,盲聋哑的学生都要到两百多公里外的闽东古田和厦门读书,而且名额还受到限制,一年只有两三个名额,许多孩子被耽搁了前途。
      黄金莲说,听到这些情况时她就落泪了,她联想到了山区里许多孩子那一双双渴望上学的眼睛,何况他们还是一群生活在无声无影世界里的孩子。于是她简单地收拾了行李,在接到通知的第三天就去三明教育局报到了。
      一个月4箱快食面,吃怕了,真的怕了
      公家的经费太紧张了,但一切都要花钱,黄金莲把能省的都省下来。
      她舍不得在城里租个办公室,所以,每天早上得6时就出发,赶第一趟进市区的班车,走十多公里路,然后再走半小时山路。后来,学校里有了老师,黄金莲终于从邻近的三明师范学校招待所借了两个房间,新分配来的老师也勉强有了办公场所。
      学校创办之初事情千头万绪,跑教育局、跑市政府,每天都要上山、下山好几个来回,一个月要走坏一双鞋子,这还是小事,而经常是回到招待所时已经错过了吃饭时间,食堂关门了,没有饭怎么办?他们就泡快食面吃,一个月要吃4箱多的快食面。
      那段经历,让黄金莲十多年后还是害怕快食面的味道。
      但这一切都不算什么,让黄金莲感到“当家人”的艰辛的,还是经费问题。

    1992年的春节,综合楼终于盖起来了,招收了第一批28个盲聋哑学生。这时老师的宿舍和办公室都在一起,如果再招第二批学生的话就没有教室了,建教工宿舍楼又摆在了黄金莲校长的面前。
      该拨的该讨的经费全部到位了,可是还差30万元。“到北京去讨钱!”黄金莲突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于是当年的3月她就带了总务主任和教务主任共三个人一起到国家教育部申请补助。
       到北京去讨钱,倒在教育部的台阶上
      黄金莲一行三人进北京,人生地不熟,就像中学课本里的《陈焕生进城》一样,一头寻思着怎么省钱,另一头想办法找该找的人。
       从未到过北京的她,一下火车就被人蒙了。在车站,他们打听“教育部附近有没有最便宜的招待所”,结果被拉到一个离教育部很远的防空洞里,一夜15元。那里的地名让黄金莲印象深刻,叫“半步桥”。
      那里阴暗、潮湿,没有窗户,空气污浊,加上天寒地冻,第二天早上黄金莲就发起了高烧,服务员拿温度计给她一量,39.5℃。但她顾不上那么多,咬咬牙打车到教育部。
      可是到了教育部,她们却说不出要找的人,门卫说什么也不让他们进去。黄金莲一行三人只好在教育部门前的台阶上干坐,中午吃面包充饥,下午,黄金莲坚持不住了,躺倒在台阶上,两个老师赶紧把她送回半步桥的招待所休息。
      晚上迷迷糊糊中,黄金莲突然想起教育部督导处的一位副处长是沙县人,可是不知道他名字是什么,于是连夜打电话到三明教育局,问到了名字,终于在进京的第三天下午进入教育部,并有人引领她去找基础教育司的陈司长和特教处的赵处长。
      然而,事不凑巧,两人都出差了,但事情也凑巧,教育部那时刚好要研究给各个省拨经费支持特教事业的事,只需要一份盖有福建省教育厅公章的报告。
      黄金莲非常高兴,决定到天安门留个影,庆贺这次成功。可是到小卖部买了地图,发现到福州的火车是晚上开,回去要两天,加上跑三明福州办手续的时间,最顺利也要两天,寄快件再加两天,时间紧迫,他们只能马上动身回到半步桥赶当晚的火车。
      为了弥补些许遗憾,去火车站的路上,他们让司机路过天安门时,慢慢地行驶。不想,开的士的师傅听了他们的故事,大为感动,坚持给他们免了的士费。
      功夫不负有心人,半个月后,他们终于得到了25万元拨款。
  儿子的这封信,放在贴身口袋里16年
     “亲爱的妈妈,你是个好妈妈,我知道你事业心很强,一定是赶不上车,要不你一定会赶回来送我的,对吗?妈,我真想你啊,我想在走之前再看看你。妈,我了解你,我不会怪你的,你放心吧,我在部队一定会听话,像舅舅一样,每年把喜报寄回家。儿子:小勇”
      这是1991年12月15日,黄金莲的儿子参军临走前留给妈妈的一封信。这封信黄金莲每天都放在自己的贴身口袋里,陪伴她将近16年,当黄金莲在记者面前再拿出信来看时,还是忍不住失声痛哭。她说,她是学生的好妈妈,但不是儿子的好妈妈。
      原来,她最爱的是儿子,但最没有时间陪的也是儿子,儿子念完小学以后,到城里念初中,当时她在学区当校长,实在太忙了,所管的18所小学走一遍下来,就得花半个月。丈夫几乎也都在下乡,黄金莲只好将11岁的儿子寄宿在学校。到了儿子15岁,自己虽然进城了,但仍然没有空照料儿子,只好将儿子送去部队参军。她答应儿子,参军坐火车的那一天,她一定送他去部队。
       恰巧,儿子参军的1991年底,正是特教学校综合楼工期最紧的日子,黄金莲原想,她出趟差,去招生,半个月后回来正好可以送儿子,没想到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许多家长不理解特殊教育,于是,黄金莲开始了她的特殊教育知识普及之旅,将乐、泰宁、建宁……都有她的足迹,她一遍又一遍地告诉家长们,特殊教育是为残疾儿童造福,是为残疾儿童将来真正自食其力、自立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打基础……
                            [move]讓風吹走伱啲嚘矁,讓雨洗掉伱啲烦惱,讓陽桄帶給伱温煗,讓月亮帶給伱温馨,讓美好啲論墵帶給伱開心!  ьō啵吇Ζǐ[/mov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5-7-11 18: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