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98|回复: 0

《无声奇葩》的马会艳

[复制链接]

9

主题

74

帖子

74

积分

初级会员

泡泡公主

积分
74
发表于 2007-10-10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声奇葩   
——记特殊教育学校优秀聋人教师马会艳
         

     普通人创造奇迹难,残疾人创造奇迹更难,位于偏僻农村的一位聋人要创造出人生的奇迹,则尤其艰难。一位来自农村的聋姑娘,通过刻苦学习,成为平顶山市特殊教育学校走出的第一位女大学生,其事迹被《平顶山日报》、《平顶山晚报》等媒体广泛报道。在校期间,她的美术作品被长春大学收藏;毕业后,她毅然放弃大城市优越的工作环境,回到母校,走上讲台,培养出了聋人美术方面的大学生,并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创造了人生中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她,就是马会艳。      


    一、与众不同的成长经历  


     1979年6月,马会艳出生在汝州市小屯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当她还在襁褓中,就遭遇到人生的灾难。那时她刚满月,由于天气炎热,姐姐抱着她出来乘凉,没想到她得了感冒。妈妈赶忙抱她到村卫生室打了一针,竟没想到,这一针导致了她终生致残,成了一个聋哑女,改变了她的一生。晴天霹雳让她的父母伤心欲绝:会艳将来怎么生活?还能和正常孩子一样上学、工作吗?7岁那年,经常和会艳做游戏跳皮筋的小伙伴们开始到村办小学上学了,会艳的父母也满怀期望把女儿送进了村里的小学。但没过不久,全家人的心情再次跌入谷底:上课时,她根本听不懂!很快,她的学习明显就赶不上正常孩子了。为了能跟上课,倔强勤奋的会艳,上学总是第一个到,放学回家后偷偷在屋里关上门学习;别的小朋友去玩,她还是在学。但任凭她怎么努力,还是和小伙伴们越差越远。看到渴望知识的女儿求学的艰辛,父母的心在落泪!他们下定决心:“要让女儿读书上学!”从那以后,他们逢人就打听,找到了平顶山市聋哑学校。在会艳快满10岁那年,父母狠心卖掉了家里的粮食,把她送到平顶山市聋哑学校上学。从此无论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家长都要陪伴会艳去上学,寒来暑往,直到会艳16岁时,能够独自坐客车往返平顶山、汝州,她的爸爸妈妈才结束了长达6年的“马拉松式的接送”。
     

     二、刻苦自砺的求学生涯


     会艳从小就爱拿起笔涂涂画画,在4个儿女中间,她的爸爸妈妈对她疼爱有加。当看到会艳喜欢绘画,很少出门的爸爸隔一段时间总要到城里给她买一些美术、书法方面的书籍,让她学习临摹写生美术作品。
     在生活上要节衣缩食;在学习上要成为富翁。这是会艳常写的一句话。为了不给家里添太多的麻烦,懂事的她在生活上总是低标准,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也不多花;但在学习上,她却舍得投资,勤奋好学。每次回家,父母给她一些零花钱让她买零食,她总是攒起来,买成了美术方面的书籍。上课的时候,她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聚精会神地听讲。夜深人静的时候,还在宿舍里临摹名画,揣摩绘画技巧。每天坚持画5张画,不完成决不休息,这是她为自己立下的一个铁规矩。每年寒暑假,同学大多出去游山玩水,可她依旧默默地在小屋里学画。她的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
     正当她积极准备高考时,她的妈妈重病突然去世了。这对她的打击太大了!可她没有被噩耗击倒,而是化悲痛为力量,很快又投入刻苦地学习中。功夫不负有心人,1999年马会艳在全国残疾人高考中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被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美术专业录取。收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刻,她流下了幸福的眼泪,她实现了平顶山市特殊教育史上一个零的突破!《平顶山日报》第一版以《聋哑女圆了大学梦》,图文并茂地报道了马会艳身残志坚,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长春大学,成为平顶山第一位聋哑大学生的先进事迹。《汝州晚报》以《叩开大学之门的农家聋哑女》为题整版报道了马会艳的感人事迹。《平顶山晚报》、平顶山电视台、汝州电视台等媒体也先后报道过她的事迹。
     大学3年时间里,马会艳在班级里被选为学习委员兼劳动委员。她刻苦学习,助人为乐,以顽强的毅力和优秀的品格,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扬。在课堂上,她积极发言,精益求精,她的专业成绩每学期都在班上名列前茅,毕业作品被母校收藏。课外,她广泛涉猎各类知识,阅读各种书籍、报刊、杂志,积极学习计算机等新知识,大大开阔了视野。     
     

    三、硕果盈枝的育人风采
   

     2002年7月她以优异成绩毕业了。鉴于她的出色表现,学校曾推荐她到大城市某知名企业工作,谁知道这样一个连正常人都求之不得的机会却被她婉言谢绝了,她的理由很简单:要回母校工作!在她的心中,是母校培育了她,给了她第二次生命,她要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教育更多的残疾孩子,使他们成为祖国和社会的有用之才。就这样,在老师们的惋惜声中,她毅然回到家乡,成了平顶山市特殊教育学校一名普通的美术教师。
     带着这份朴素却真挚的情感,马会艳投入到了忘我的工作中。她经常对自己说:为学生上好每一节课,才能成为学生尊敬和爱戴的老师;为学校、为社会和国家培育英才,是追求探索的最高境界和目标。为上好每一节课,办公室里、图书馆里甚至宿舍里都能经常看到她忙碌的身影。上班第一年,她就被评为校先进工作者;第二年、第三年,她讲的优质课连续受到校领导的肯定和赞扬。2006年在学校举办首届课件制作大赛中,她的美术课件《高中素描--头像写生》荣获了大赛二等奖。该课件关注聋生美术专业的发展,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处理好学习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者之间的关系,运用探讨、自主、合作的新模式开创了聋校美术专业教学的新局面,并以详实的材料、熟练的徒手画技巧,贴切易懂的讲解,赢得了一致好评。
     除了每周20多节的超课时工作量外,马会艳还兼任女宿舍管理员工作。工作任务重,压力也更大,但她无怨无悔,更加努力地辅导着每一位学生。她写道:“作为一名聋人,横遭人生厄运,深知聋生的痛苦。在知识经济时代,残疾人没有一技之长,很难生存。我们生活的道路充满了坎坷泥泞,但只要我们认定目标,坚定信心,敢于拼搏,我们聋人定会取得成功!”她利用课余时间和班会时间给学生讲残疾人成功的实例,鼓励他们挑战自我。在生活上,她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她的孩子。学生病了,在食堂吃饭不方便,她做好可口饭菜送到宿舍;天气突然变凉,有些学生来不及回家取衣服,她立即拿出自己的衣服给学生穿;她还经常给学生讲当年她求学的故事,用自己成功的经历鼓励学生不要向命运屈服……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没多久,她就成了学生生活中的好朋友,学习上的好老师。
     长春大学号称残疾人的清华、北大,适合聋哑人学的美术专业每年在全国共招生40名,分到各省的名额只有一、两名,竞争非常激烈。为了更快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她做到节节做示范,课课有辅导,学生的专业水平突飞猛进,学风也日益浓厚,越来越多爱好美术的聋生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在她的精心辅导下,2005年,她任课的班级学生有两名考入长春大学本科,并且是当年河南省考上的仅有两名!这再次刷新了聋校记录,并轰动了全省特殊教育界,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为聋哑学生树立了信念,她也因此在2004年、2007年两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06年她辅导的学生有一名考入北京联合大学,成为该校考上北京联合大学的第一人,另外5名全部进入中州大学,她所教的素描、色彩课成绩优异,在全省同行中遥遥领先,为学校争得了良好声誉,也为热爱美术的聋生增强了信心。许多家长幕名而来,学校高中部不断扩大,受到全省乃至外省考生的关注。从2003至今,经她辅导的学生已有13名考上了高校,她的第一批学生有的已经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有的又成了她的同事,和她一道共同撑起特教这片蓝天。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为她钟爱的特教事业,她付出了热情、智慧和心血,得到的是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任和领导同事的赞扬。2006年12月,马会艳参加河南省第三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荣获结形花边项目第三名。今年4月省残联通知她去郑州培训,准备参加8月份全国第三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面对挑战,她不骄不躁,努力拼搏,朝着下一个荣誉积极奋斗,争取为学校争光,为河南争光!
  

希望大家投票马会艳 http://pdsdpf.org.cn/ztbd/20071009/22594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5-4-22 01: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