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990|回复: 10

助听器配带十步走.适合刚刚配带助听器的成人和老人.

[复制链接]

11

主题

189

帖子

214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214
QQ
发表于 2007-1-29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是照峰力的一本小册子打上来的.每一个成人或者老人来我们这里配助听器我们都会给他一本.
让他们按照小册子上写的一步一步的让自己更快的适应助听器.

习惯使用助听器

步骤一 初期使用助听器的环境
在熟悉的环境下开始进行"听力训练"课程,细心阅读助听器使用说明书,学习如何使用助听器.在开始的几个星期,切勿在嘈杂的地方环境下(如超市.机场等)佩戴助听器.

步骤二 慢慢增加佩戴助听器的时间
如果你是初次佩戴助听器,请不要每天使用助听器的时间过长.在最初的几天里,佩戴 助听器的时间应该为每天一至三个小时,当感到精神紧张或疲倦时,应把助听器取下,休息数小时,在使用助听器的初期,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你应该逐日境加佩戴助听器的时间,让自己能够慢慢适应周围环境的声音;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助听器,你可以尝试分辩不同的声音,发掘听力潜能,逐渐达到最佳的听觉效果.

步骤三 控制音量
请不要将音量调得太高,在很多情况下,这样不但不会担高地言语的理解能力,反而会导致声音失真.不要试图听到在远处发出的轻微的声音,请谨记,就算听力良好的人也不能做到这点,如果你能与距离2至3米内的人进行一般交谈,便已足够了.一旦你佩戴助听器的经验增多了,你便可以自如地控制音量.


步骤一至三南非要你保持足够多的耐心和决心,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你便可以每天发觉明显的进步,而数星期后,你的助听器便会成为你不可缺少的朋友.
学习观察自己

步骤四 适应使用助听器
如果要达到理想的程度,助听器应该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就好像眼镜一样。但是这个过程是逐步来实现的,而且需要付出一些努力,你才可以把助听器当做朋友,而非一些”身体以外的装置”.以下一些方法可以帮助你顺利经过这个过程.

耳模
无论你使用的是耳背式助听器还是耳内式助听器(耳模相当于定制机的机壳),成功使用助听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佩戴在耳中的定制耳模是否使你觉得舒适,倘若觉得不舒适,而且在短时间内仍不消除的话,你应该联系验配师帮助.

疲劳
当你佩载助听器再次听到声音时,开始你可能会觉得疲倦,只因为你还没有习惯这样去聆听.请不要强迫自己,要让听力逐步恢复过来.如果你觉得疲倦或精神紧张,不妨休息一会,每天做到循序渐进.

集中精神
练习集中精神去聆听.对于正常听力的人来说,也是适用的,而对于那些使用助听器的人就更为重要,方法就是练习通过助听器聆听你想听到的声音.

你自己的声音
很有可能,你会辩认不出自己的声音,对此,你应该做好心理准备,这声音对你来说,是很陌生的声音,然而,这是完全正常的情形,因为你现在正通过你的助听器来聆听自己的声音.你可以求助验配师逐渐习惯你的讲话声音.建议,在这段训练期间,每天自己练习朗读,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学习在嘈杂环境下聆听

步骤五 学会适应聆听环境
助听器使用者需要学习在嘈杂环境中,跟其它听力良好的人士一样,可以凭借集中精神聆听他们想要聆听的声音来抑制干扰的噪音,但是,如果你听力受损了很长时间,你将会暂时丧失这种能力.另外,通过助听器,你将听力各种各样你已经遗忘了的声音或噪声音,例如:鞋在地上发出的声音,货车经过的声音,汽车喇叭及汽笛声,以及碟子的碰撞声等.另一方面,你会再次听力愉快的声音,例如:孩子的笑声,鸟语,音乐,以及冰块在冷饮中发出叮当声等.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适应,在这两类声音下快乐地生活.你需要练习集中精神,训练自己忽略那些令人恼怒的声音.同时聆听那些令人愉快的声音,在训练初期的数月中,应该尽量避免在嘈杂的地方聆听.只要你坚持不懈地练习,你就会有所收获.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亮耳听力 www.bjphonak.com

12

主题

1098

帖子

1123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1123
QQ
发表于 2007-1-29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 顶了再说

11

主题

189

帖子

214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214
QQ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步骤六 小组交谈
假如几个人同时在小组讨论中发言,就算是睚常听力的人士也会感到困难.所以我们可以明白为何大多数佩戴了助听器的人士在多人交谈时感取聆听吃力.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缩短你与说话者之间的距离.请尽量靠近说话者.留音他的口形.集中聆听一个人说话,不要分神聆听小组其它人的说话.有佩戴助听器经验的人士可以在这种情况下达到惊人的听力效果.

步骤七  公共场所下的聆听
助听器使用者要做出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在剧院,会议室或其它公共声所里聆听,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坐在传音理想的地方,通常这些地方是在前面或中间的位置(不过,切勿太接近讲话者).如果你可以看见讲话者的面部,聆听效果会更佳,很多公共场合都设有辅助听力设备,以方便佩戴助听器人士聆听.

步骤八 电台及电视节目的聆听
电台及电视所广播的声音是经过机械复制出来的.不是自然的声音,可能难以辩别.此外,许多主持人说话的速度太快,而演员在扮演角色时经常要运用不同的口音,再者,一些节目可能要求以安静的声调或低声的说话来演绎.因此,如果在聆听电台或电视节目感到困难时,你首先应该从适应聆听音乐节目开始,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只要集中于讲者要表达的意思,而不需要试图琢磨每一个字,那么,你利用助听器聆听电台或电视节目的能力便会有所提高.或者,你需要一部特别的辅助听力设备.
亮耳听力 www.bjphonak.com

11

主题

189

帖子

214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214
QQ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步骤九 电话聆听
对大多数的助听器使用者来说,只需把电话筒紧巾在耳及助听器上聆听,便可获得满意的效果,而无须使用强大的压力.通常,电话上有一处理想的位置,可以接收比较强而清晰的电话讯号.你可以尝试接听电话来寻找听筒摆放的最理想位置.

电话感应器(T线圈)
助听器使用者在使用电话时,如需要增大音量.或者希望消除背景噪音,可以应用T线圈功能,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1)将开关拨至T档
2)增大音量
3)把听筒放于助听器接收最佳位置.

再接听完电话后,请注意:先调低音量,再把开关调回M档.

内置式电话扬声器(聋人专用电话)
现在很多电话都特别为听力受损的人士内置了扬声器及音量控制,我们诚音向你推荐这种电话,它可以向你提供最佳的帮助.

步骤十 立体声(双耳)听觉,使用两上助听器来聆听
双耳失聪的人士使用两个助听器来聆听,这已补证实是最有效康复听力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使用者有很多方面的优点.如:能对声源定位,防止听力剥夺现象等.现实中,许多弱听人士都因双耳聆听所提供的巨大的听力改善而感到无比兴奋.我们建议你去请教听力专家或助听器验配师,通过测试来决定你是否保适使用立体声聆听方法.

双耳聆听的好处:

听觉更自然,因为人类天生是利用双耳聆听的,所以利用双耳聆听.效果更佳.

辩别声音方向的能力,使如:当听见货车驶近,你会知道行驶方向.

在嘈杂的地方,能够听得更清楚,更明白.

音质更为理想.
亮耳听力 www.bjphonak.com

2105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说真话 办实事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5922

具有人气奖助人为乐奖

QQ
发表于 2007-1-29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打上来的?辛苦了!谢谢!

文章是好文章,对大家有很大帮助,难得还是楼主一个字一个字辛苦打上来的,应该加精!
进口、国产、海外耳蜗手术医院列表、品牌介绍、价格概览、咨询服务!详见:http://www.33erwo.com/html/zxhd/7290.html

11

主题

189

帖子

214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214
QQ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觉得这个小册子真的做的不错.所以打上来.希望能帮助刚刚配戴助听器的朋友.
亮耳听力 www.bjphonak.com

120

主题

675

帖子

675

积分

禁止发言

听友会会员

积分
675
QQ
发表于 2007-1-29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学习一下!
[move]自信,自强,自立! [/move]

9

主题

628

帖子

628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628
发表于 2007-1-29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纯粹地鼓励一下楼主的辛苦劳动。
真的非常纯粹。
具体原因问苏老大。

8

主题

714

帖子

714

积分

中级会员

听友会会员

积分
714
发表于 2007-1-29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顶一个!   

11

主题

189

帖子

214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214
QQ
 楼主| 发表于 2007-1-30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楼老k2007-01-29 17:18发表的“”:
非常纯粹地鼓励一下楼主的辛苦劳动。
真的非常纯粹。
具体原因问苏老大。

有点不太懂,有什么自己不能说的吗?为什么一定要问苏文版主??
亮耳听力 www.bjphonak.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5-7-5 23: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