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29|回复: 0

人的耳朵

[复制链接]

9

主题

628

帖子

628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628
发表于 2006-8-21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的耳朵是极为灵敏的声音接收器官。从解剖与功能两个方面来说,都可以将耳朵看成由三部分组成,即外耳、中耳与内耳。从耳膜外侧的耳道到耳廓部分称为外耳。外耳不仅起着收集声音和寻找声音来向的门户作用,还起着阻挠外界物屑长驱直入以及稳定耳内端温度的防护作用。耳道内的短毛与盯聍增添了这种防护作用。耳道的形状犹如一个长度约为2.5厘米(cm)的圆管,它固有的共振频率是3000赫(Hz)左右,l赫=1次/秒,也就是说,进入耳道的声音,凡是音频成分在3000赫(Hz)左右的都可因耳道的共振而得到放大。这对提高语言的清晰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耳膜位于外耳与中耳之间,它是一片厚度约1毫米(mm).面积约1平方厘米(cm),富有弹性的圆膜,声波进来就发生振动,就像一面绷着小鼓表面的膜,因此耳膜又称之为鼓膜。鼓膜内侧长着槌骨,它连着骨,陆骨又连着蹬骨。这三块名称形象化的骨头是构成中耳的主要部件,成为传递振动力的杠杆。它们是人体中仅有的悬架在空气里的骨头,也是人体中最小的三块小骨头,活动起来十分灵巧。由鼓膜传入的声 音经过这三块小骨传导时,其速度与效率提高了几十倍。
  为了保持鼓膜内外两侧空气压力的平衡,中耳除听骨链之外,还长有伸到口腔的通气管,称为咽鼓管,它使中耳与外界空气接通。当我们登上高山或在高空飞行时,有时会觉得鼓膜难受,这就是因为周围环境中的气压骤然变化,咽鼓管一时来不及调节鼓膜两侧的气压平衡。此时连作几个吞咽动作可有助于压力平衡,减轻不适感。平时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用手捏紧鼻孔猛一呼气,鼓膜随之胀响,这可证明咽鼓管敞通。明白这一道理以后,我们就应该注意防止游泳时呛进脏水,给婴儿喂奶时呛进乳水,以免引起中耳炎。严重的中耳炎脓浆外溢可造成鼓膜穿孔。
  按照物理现象解释,进入耳道的声音不会全部射入中耳。在4000赫(Hz)以下的低频段声约有20~30%声能反射出去;4000赫(Hz)以上到8000赫(Hz)之间的声音约有50~70%即大部分声能反射出去;在更高频率的声能反射出去的有50%。幸好中耳可以使传进来的声音提高速度与效率。此外,中耳还具有对声音的警报作用,这是由蹬骨相连的一组叫蹬骨肌的肌腱来完成的。每当外来的声波压力达到相当于大气 压力的十万分之一,即90分贝(dB)左右时,蹬骨肌立即收缩一下,这叫蹬骨肌反射,以警告较大的声音即将来临。分贝是计量声音强度数值的一种单位,科学调查证明,超过50分贝的噪声会影响睡眠和休息;超过70分贝的噪声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超过90分贝这一限度的声音,将对听力有伤害作用,所以国际上将这一界限定为噪声安全限。
  内耳包括半规管与耳蜗。半规管起着指导人体自我判断身体前后、左右、上下体位及保持平衡的作用。由中耳的蹬骨将声音传递给内耳的耳蜗,在20微帕(μPa)声压的剌激下,耳蜗基底膜将产生10-8cm(1亿分之一厘米)的机械位移。耳蜗形似蜗牛并充满液体,由底部往顶端分内外两层,表面长着几万条毛细胞,每条毛细胞就如同钢琴上的一根弦丝。每当中耳的听骨链运动,耳蜗内的液体随之振动,促使毛细胞有规则地分别响应声波的不同成分,再把声信号转换为生理电脉冲传到听神经末梢,最后经神经通路传到大脑内的听觉中枢进行处理和分析,形成听觉感受。耳蜗毛细胞极为娇嫩,既经不起过大的声刺激,也经不住某些药剂的伤害,而且一旦损伤不再复生,好比敲断的琴弦,自不再张。因此是难能医治的。
  人耳听觉非常灵敏,以致小孩可以听到远处母亲的脚步声,能在嘈杂的人群中识别亲友的欢声笑语。
  耳朵一旦失灵,将给人带来无比的痛苦,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地关注每个人的耳朵,尤其对还未能说话的孩子,更要靠细心的父母来爱护。
  听力的好坏
  人耳不但能听见微小的声音,而且能辨别很宽范围的音调,即能区分的频率范围很宽。在低频一端可以听见20赫(Hz)左右的低音调,在高频一端可以听见16000赫(Hz)左右的高音调。我们生活环境中所遇到的声音,其频率范围大多是在100赫(Hz)到10000赫(Hz)之间,前者如敲大鼓的响声,后者如蝉鸣的尖叫。这一段频率范围是国际上规定的听力考核范围,并且确定其中的11个纯音信号,即125、250、500、750、1000、1500、2000、3000、4000、6000、8000赫(Hz)作为全面测听频率。如果对这些频率的纯音测定后的听力与法定的正常值有差别,就被认为存在听力损失。对于不同频率的声音,听力损失程度不尽相同,而且不同的听力症状都各有一定的规律。根据这一规律对测定的听力损失值按频率坐标绘制的听力图,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耳朵最重要的用途之一,是能听清日常通话的内容。而决定语言可懂度的主要频率范围也只是我们耳朵听觉可听频率范围的一小段,其中500、1000、2000赫(Hz)这一范围的重要性就占70%。所以这一频段更是衡量听觉功能的关键范围。为此,国际公认采用500、1000、2000赫(Hz)这三个频率点的听力损失的平均值,作为划分耳聋等级的依据。
  听力损失不超过25dB者,不列为耳聋范畴。
  听力损失超过25dB而未超过40dB者,称为轻度聋。表现为正常通话有费劲的表现。
  听力损失超过40dB而未超过55dB者,称为中度聋。表现为大声通话也时有困难。
  听力损失超过55dB而未超过70dB者,称为中度严重聋。表现为只能听见大声喊话。
  听力损失超过70dB而未超过9OdB者,称为严重聋。表现为大声喊话才勉强听懂一点。
  听力损失在90dB以上者,称为极度严重聋。表现为大声喊话也听不懂。
  此外,听力损失虽未超过40dB,但已超过25dB者,虽还称不上聋,但耳语交谈已会感到略有困难。所以通常职业范围要求身体健康的达标线是听力损失不超过2OdB者算听力正常。
    耳聋分级及有关日常表现
耳聋分级   听力损失范围    日常表现
轻度聋    >25dB<4OdB   正常通话表现为费劲
中度聋    >40dB<55dB   大声通话,有时也肴困难
中度严重聋  >55dB<7OdB   必须大声喊话,才能听懂
严重聋    >7OdB<90dB   大声喊话,才勉强听到一点
极度严重聋  >9OdB      大声喊话也听不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5-7-6 03: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