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48|回复: 0

听功能检查方法

[复制链接]

5

主题

229

帖子

229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229
QQ
发表于 2006-4-30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听功能检查方法

纯音听力计听阈检查法
——测定在安静的环境中受检查者刚可听到的各个频率的声音强度。
单纯导音性病变
气导曲线的低频区损失较高频区为甚,骨导曲线则正常或接近正常。
气导曲线在任何频率均不低于60分贝,听力曲线无骤升骤降的波动现象;
气导与骨导曲线的间隔(气—骨导差)大小,系代表气导传声装置的损害程度。
感音性聋
低频区听力较佳,至高频区听力损失愈甚,骨导曲线与气导曲线吻合或稍低于气导曲线。
听力曲线中可有骤升骤降现象,气导曲线中的某些频率可低于60分贝。
8KHz以上的高音多不能感受。
混合性聋:
1. 不仅骨导曲线下降,气导曲线下降更多(或超过60分贝),说明气导传音与内耳感音的机能均下降。
2. 听力曲线可有骤然起伏现象。
3. 气导与骨导曲线的间隔(气—骨导差)大于15分贝。
超听阈检查法:
听觉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感觉机能,纯音测听只能提供各个频率的听力情况,只能测得对低微音调的灵敏度。但日常接触的声音往往都是超听阈的,特别是语言声,因之单用纯音测听就不能符合实际情况,语言测听检查法就是比较全面地检查听力的一种辅助测验法。

语言接受阈(简称语言听阈,SRT)测验:
测试的声强可以逐级的上升或下降,直到在某一声强级上能准确听清并能正确复诵表中50%的词数,则该分贝数即为接受阈或语言听懂度阈(THRESHOLD OF INTELLIGIBILITY)。
语言辨别率测验:
语言辨别率:对测试语言能够正确辨别的百分率为语言辨别率。或称清晰度值。各声强级的语言辨别阈值连成图线即为语言辨别曲线或称清晰度曲线。
不适阈:当声强级达到一定程度,听起来很刺耳,时间延长1—2分钟,受检者就不能忍受而皱眉,正常人的不适阈约比语言听阈的声强级大70—90分贝。
最舒适阈(most comfortable level):系指声强适中,不刺耳,不需聚精会神地倾听即能听懂。
阈全距:又称清晰度区域( articulation area):为人耳可以听取语言的听觉范围,即语言接受阈与不适阈间的差距。

复响(重振)现象及其实验法:
复响现象(recruitment phenomenon):在某些耳聋病人,某一程度的声强的增加所引起的响度的增加大于正常。也就是说,当增加声音的强度时,其响度的增加要超过正常人的增加量,或患耳的响度的增加超过健耳的响度的增加量,这种现象称为“复响或重振”。
测验法:
交替双耳响度平衡测验(AITERNATE BINAURAL LOUDNESS BALANCE TEST,简称ABLB):
1.数字法 2.梯形法 3.坐标法
单耳响度平衡测验(MONAURAL LOUDNESS BALANCE TEST,简称MLB):
REGER 氏测验法
Kingsburry氏测验法
超听阈噪声测听检查(Langenbeck 氏测验法)

声强差阈测验法(difference limen method,简称DLF):
Luscher—Zwislocki氏测验法
JERGER氏测验法
BEKESY氏法
声强微增敏度测验(short increment sensitivity index,简称SISI);
声响衰退试验(tone decay test);

响度分级测试(Loudness Scaling Loudness Growth Loudness Maping Test)
因为具有类似听力图的病人的响度感受往往完全不同.响度分级测试可对病人的响度感受进行分级,从而对病人的响度动态范围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且可以推断出病人的耳聋性质,(感音性,传导性,混合性)有无重振及重振的程度。即通过这一测试可以同时得到病人的听阈和阈上功能情况,并为听力康复提供了更科学,更快捷的参数选配,它的测试结果有三种表达方式:听力图式,区域地图式和数字式。
声阻抗检测(electroacoustic impedance audiometer)
是近十年来生产出来的的新式听力计。主要测试项目为鼓室压测量、鼓膜的声阻抗值测定和镫骨肌反射测试三项。将这三项测试的结果加以综合分析,可以客观地检查出一个鼓膜完整的耳聋病人,其听力损失的类型、病变的性质和部位、咽鼓管机能是否有障碍;还可以协助诊断面神经周围性麻痹的病变定位;可监别非器质性耳聋;可用于听力重建术后的疗效观察及做为幼小儿童的听力筛选检查。
只愿给中国的聋人康复事业做出一点点的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5-7-1 10: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