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23|回复: 10

请教

[复制链接]

2

主题

6

帖子

6

积分

新人会员

积分
6
QQ
发表于 2006-3-10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小孩送到聋孩康复学校一年了,是全托在学校,他看到图就会说,但是他不愿跟人说话.请问是不是康复有问题,还他没有跟家人在一起的原因.

2105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说真话 办实事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5922

具有人气奖助人为乐奖

QQ
发表于 2006-3-10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能否提供详细些的资料,比如:孩子年龄多大?带助听器了吗?听力及语言能力如何?在学校里,愿不愿意跟人说话?在哪个康复学校、水平如何? 等等。

我觉得是不是因为你们长时间不在一起,孩子觉得陌生的缘故?我不是康复老师,只好瞎猜,哪位老师能回答楼主的问题?
进口、国产、海外耳蜗手术医院列表、品牌介绍、价格概览、咨询服务!详见:http://www.33erwo.com/html/zxhd/7290.html

460

主题

4920

帖子

5152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5152
发表于 2006-3-10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楼主如苏文老师所说的提供孩子全面的情况。

我小时候致聋后,受到身为教师父母严格的语训。后来送我到聋校上学,我自己明自己会说话,但很少用来对老师说。或许这是我心里障碍,生怕自己说话让人不懂而让人嘲笑。万幸的是我辍学了,在家里常与家人说话而我的语言能力不致减退。

给你们提个示,要是孩子在学语言初期,有些发间不准确,你们不要在表面上(脸上,目光)流露出不满的表情。这会加重孩子的心里负担。总之,作为聋儿家长,在语言教育方面需要很大的耐心!给孩子提供一个轻松而良好的学习氛围。讲究教法,多与优秀聋人取经,吸取优秀聋人身上的经验,相信你的孩子会有所进步的。

希望你的孩子将来比我更优秀。^_^

1

主题

101

帖子

102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02
QQ
发表于 2006-3-10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康复小知识:家庭康复的理念
1.园不能代替家
  家长在聋儿康复中的作用 → 不可替代
2. 家不能没有园
  日托和有指导的家庭康复是最好的聋儿康复模式
3. 密切家园关系的关键在“园”
  家长参与家庭康复需要老师正确的指导和培训
QQ:287179865

2

主题

6

帖子

6

积分

新人会员

积分
6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3-11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小孩子今年4岁了,配了两个助听器,听力损失都85db以上,前半年是日托的,这后半年因为没时间,就全托了,这个康复学校友不是正规的学,这个老师是以前在别的康复学校出来,自己开办的康复培养班,现在有8个小孩子在康复,在学校的情况,听老师说还是很好,但是我们去看的时候,他不愿意说话,你给他东西吃,他才跟你说话,但说出的话还是蛮清楚的.

2105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说真话 办实事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5922

具有人气奖助人为乐奖

QQ
发表于 2006-3-11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给他东西吃,他才跟你说话,但说出的话还是蛮清楚的”——从中我觉得,你孩子语训的还是不错的,不愿说话可能是心理问题。

下面推荐2篇文章给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进口、国产、海外耳蜗手术医院列表、品牌介绍、价格概览、咨询服务!详见:http://www.33erwo.com/html/zxhd/7290.html

2105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说真话 办实事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5922

具有人气奖助人为乐奖

QQ
发表于 2006-3-11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聋儿心理与行为问题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心理、智力、言语三者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单方面的迟滞都会影响其它方面的健康发展。心理方面的发展主要包括:注意的发展、记忆的发展、思维的发展、想象的发展和情绪的发展等。聋儿的心理发展与正常儿童没有质的差别,但是聋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比正常儿童更容易受到干扰和影响。因此,家长必须认识到聋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儿童时期,学习是起主导地位的行为活动,在认知客观事物的能力上,听力言语上的障碍会给聋儿带来明显的困难,有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不利的影响。造成其心理、行为不利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1、缺少同环境交流的能力和机会而导致心理发育迟滞,2、引起个性发展失常,3、造成学习上的困难,4、家长及周围有对他们不正确的态度、行为方式等因素,容易使其健康心理发展埋下潜在的隐患等。常见的聋儿心理、行为失常的表现有:缄默、孤僻、畏缩、多动、任性、自我中心等等。有的聋儿还会有冲动、攻击行为等表现。

              聋儿的心理与行为发展障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情绪发展障碍:聋儿情绪发展障碍的表现有:缄默、孤僻、胆怯、恐惧等。由于听力语言障碍的影响,聋儿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了解有着明显的缺陷,他们几乎会错过全部交谈的语言信息。视觉在聋儿认知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常常集中精力用眼情来观察,因此常常表现出异常的安静或处于缄默状态,让人感觉不太正常或不够灵敏,久而久之,会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挫伤,情绪低落。要知道,聋儿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他们的观察力也极为敏锐,如果他们不被环境接纳,有的会产生冷漠、退缩、自卑等情绪,有的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焦虑,甚至故意破坏东西等行为。


              
            二、心理需要障碍:聋儿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过分依赖、固执、任性等。很多聋儿对父母有很强的依赖心里,尤其对母亲。当聋儿已产生孤僻、胆怯等情绪障碍时,这种依赖心理更为明显。有的聋儿渴望情感交流与表达,当这种心理需要被听力言语障碍所影响,家长又可能忽视他们的这种需求时,可能会有较明显的固执、任性等表现。

              三、社会交往困难:听力言语障碍会防碍聋儿的社会交往,长期的听力言语障碍使聋儿的交往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难于结交同年龄的正常儿童,有的可能因为耳聋而被他人欺负,也可能会被认为是能力较低的儿童。在生活交往中,由于种种障碍,他们会感到自我形象低落,社会表现不成熟,他们害怕见陌生人,会选择其他聋儿做为玩伴,这样使他们同正常儿童进一步疏远。这样的聋儿容易产生自卑感、缺乏自信心、爱冲动且容易发脾气。


              四、学习障碍:聋儿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教育问题,由于他们听力言语的障碍,在学习中会出现字汇贫乏,组句困难,发音不准等问题,加之他们需要非常专注地聆听和观察,容易出现疲劳,注意力涣散等现象,所有这些因难很容易使聋儿在学习过程中失去兴趣、主动性、不能专心听讲,甚至厌学。因此,聋儿的教育问题是复杂而艰巨的。

              对聋儿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预防、矫治是十分有意义的,作为家长,应给他们创[造一个和谐、理解的家庭环境,应避免溺爱和无条件的迁就,多跟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如同孩子做游戏,进行户外活动等,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爱护。同时,家长还应注意培养他们的意志力,培养他们面对挫折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决心,培养他们注意力的持久性和做事的坚持性。另外,聋儿康复工作者、学校等各社会成员都应积极主动参与担负聋儿心理、行为健康发展的任务,使之早日康复,回归主流社会。 
进口、国产、海外耳蜗手术医院列表、品牌介绍、价格概览、咨询服务!详见:http://www.33erwo.com/html/zxhd/7290.html

2105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说真话 办实事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5922

具有人气奖助人为乐奖

QQ
发表于 2006-3-11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家长应如何面对聋儿? d444add8b0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每对年轻的父母都希望能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有一天,当孩子被确诊为耳聋时,对父母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对他们的心理和行为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家长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表现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理智的还是非理智的,对聋儿的发展和前途至关重要。 9725023e9c
  一、常见的家长心态 1b0bb4fa27
  (一)理智型面对聋儿,他们也伤心难过,甚至痛不欲生,但他们能很快地冷静下来,去医院或康复机构检查、诊断,如果被确认为感觉神经性耳聋,就尽早地为孩子选配合适的助听器,并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坚定的信心、耐心和恒心,科学地对孩子进行听力语言训练,积极与医务人员、语训中心教师配合,力争使自己的孩子像正常儿童一样成长。这类理智型家长的聋儿,有很多都能进入正常的小学、中学学习,并且成绩优秀。他们的孩子完全融入了主流社会,他们因自己的奉献使孩子聋而不哑,也为此倍感自豪。他们是很多聋儿家长学习的榜样。 3572739b29
  (二)非理智型一些聋儿家长产生的消极心理可表现为:攻击、倒退、冷漠、否认、固执、焦虑、自责等等。这种心态与行为对聋儿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f4b0cb2ee9
  1.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不幸:因孩子耳聋这一打击,夫妻间出现对抗行为,互相责备,争吵,甚至转而攻击他人。少数夫妻提出离婚或把聋儿推给祖父母,个别丧失良知的父母还会遗弃孩子,使本来已遭不幸的聋儿雪上加霜,处于更加不幸的境地。 7ccd4284ea
  2.盲目简单地生育第二胎:夫妻发现孩子耳聋后,不是积极诊治、查明原因,向有关医务人员及专家进行遗传咨询,而是在没有得到指导的情况下盲目地生育第二胎,由于缺乏基本的优生知识,结果第二胎又可能是聋儿,这就将给家庭造成极大的痛苦。 83e3748a88
  3.在悲伤的同时产生很深的自责心理:他们认为孩子耳聋是对自己的惩罚、报应,是自己的过失,因此一味地溺爱孩子,表现为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给予过分的关怀、照顾和迁就,导致聋儿胆小,任性,不尊重别人,自私自利,甚至发生攻击行为。这种不良品质会给聋儿配戴助听器后的听力语言训练带来极大的困难。 941dfc7aa3
  4.盲目求医,贻误康复时机:到目前为止,对各种原因造成的感觉神经性耳聋还没有好的治疗办法,尽早选配助听器是明智的做法。一些家长听不进医生的忠告,当孩子已被确诊耳聋后,他们还是徒劳地、固执地到处乱求医。他们道听途说,轻信一些虚伪广告(如:扎针、气功、服药等等),结果是浪费了时间,耗费了精力,花费了钱财,错过了孩子尽早配戴助听器以及学习语言进入有声世界的时机。当发现这一切都是徒劳时,他们又追悔莫及,恨自己何必当初。例如:有位聋儿家长在孩子一岁时到聋儿语训康复研究中心就诊,明确了耳聋的程度,但家长不能面对现实,在两年中花费了近4万元钱,到处求治,毫无效果,孩子3岁多后又回到聋儿语训康复研究中心,给孩子选配好助听器后,经过半年多的语训,孩子学会说简短的话。家长非常后悔当初没能及早给孩子戴上助听器。 bcbb2aeec9
  5.不敢面对现实:一些家长,甚至是些有较高文化的家长,出于个人的自尊心或是为了逃避痛苦和烦恼,不能正视、不愿承认孩子耳聋这一事实,用一些不正确的理由对孩子耳聋这一事实自圆其说: “孩子不聋,只是说话迟。”延误了孩子早诊断、早戴助听器、早培训的时机。 bc0789f7a4
  二、为孩子配戴助听器后一些家长的心态? 80191364d2
  1.花很多钱为孩子选配了助听器以后,一些家长的自责心理得到了补偿,认为自己已经为孩子付出了就行了,以为孩子戴上助听器自然而然就会说话了,忽视了父母以及其他家庭成员必须共同努力,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听力语言训练,观察孩子每一点细微的变化、进步以及助听过程中的问题。这些孩子尽管戴上了助听器,还是学不会说话。 1d11fe9457
  2.还有一些家长急于求成,以为孩子戴上助听器后很快就会像同龄儿童一样说话,期望值过高,忘记了“一口吃不成胖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样简单的道理。这些家长常会因为急于求成而丧失对孩子进行听力语言训练的信心。 ca42bba3c2
  三、家长应如何面对聋儿这一现实呢? df21f70549
  1.尽早求医:当孩子被确诊耳聋并由聋引起语言障碍时,对很多家长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这时,应当把自己悲痛的心理向亲人、医务人员倾诉出来,冷静地听取医务人员的忠告,早选配助听器,早进行听力语言训练,使孩子尽早融入主流社会。家长要学会排解自己的忧伤、焦虑心理,应当懂得生活的道路就是充满着坎坷,如果与盲人、截瘫、脑瘫、精神障碍等等残疾相比,聋儿比他们要幸运一些。 3af02e8b12
  2.走访成功的家长:看看其他聋儿戴上助听器后是怎样学会说话、怎样进入正常小学、中学甚至大学学习的,和这些家长交流,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这样面对自己的聋儿,就会树立信心,看到成功的希望。 fff9bf76b8
  3.注意个性培养要把自己的聋儿当成健全孩子一样培养、教育,不要处处想到他们“不能干什么”,时时提防,怕这怕那,过分地呵护孩子;而是要多想想孩子‘能干些什么’,创造条件让他们去探索,去游戏,让他们走出家庭,与其他儿童交往,在交往中发展各种能力,逐渐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30b7f6c90c
  4.鼓励语训:选配好助听器后,对孩子要有耐心和爱心,观察孩子在听力上的每一点细微变化,当孩子有了一点点进步时要及时给与鼓励,适时的鼓励可以强化孩子已有的进步,提高孩子学习语言的信心。妈妈应避免在孩子面前过多流泪,伤心;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因聋儿的观察力是很强的,父母脸色的变化都会引起聋儿心理的变化。 383a612f78
  越来越多的聋儿已经康复。这一事实说明,只要家长做出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医务人员、教师以及社的理解、配合与支持下,绝大多数聋儿将聋而不哑,融入主流社会,成长为自食其力的、对家庭和对社会有用的人。 2b65774111
进口、国产、海外耳蜗手术医院列表、品牌介绍、价格概览、咨询服务!详见:http://www.33erwo.com/html/zxhd/7290.html

2105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说真话 办实事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5922

具有人气奖助人为乐奖

QQ
发表于 2006-3-11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家长应如何面对聋儿?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每对年轻的父母都希望能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有一天,当孩子被确诊为耳聋时,对父母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对他们的心理和行为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家长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表现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理智的还是非理智的,对聋儿的发展和前途至关重要。
  一、常见的家长心态
  (一)理智型面对聋儿,他们也伤心难过,甚至痛不欲生,但他们能很快地冷静下来,去医院或康复机构检查、诊断,如果被确认为感觉神经性耳聋,就尽早地为孩子选配合适的助听器,并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坚定的信心、耐心和恒心,科学地对孩子进行听力语言训练,积极与医务人员、语训中心教师配合,力争使自己的孩子像正常儿童一样成长。这类理智型家长的聋儿,有很多都能进入正常的小学、中学学习,并且成绩优秀。他们的孩子完全融入了主流社会,他们因自己的奉献使孩子聋而不哑,也为此倍感自豪。他们是很多聋儿家长学习的榜样。
  
    (二)非理智型一些聋儿家长产生的消极心理可表现为:攻击、倒退、冷漠、否认、固执、焦虑、自责等等。这种心态与行为对聋儿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1.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不幸:因孩子耳聋这一打击,夫妻间出现对抗行为,互相责备,争吵,甚至转而攻击他人。少数夫妻提出离婚或把聋儿推给祖父母,个别丧失良知的父母还会遗弃孩子,使本来已遭不幸的聋儿雪上加霜,处于更加不幸的境地。
  2.盲目简单地生育第二胎:夫妻发现孩子耳聋后,不是积极诊治、查明原因,向有关医务人员及专家进行遗传咨询,而是在没有得到指导的情况下盲目地生育第二胎,由于缺乏基本的优生知识,结果第二胎又可能是聋儿,这就将给家庭造成极大的痛苦。
  3.在悲伤的同时产生很深的自责心理:他们认为孩子耳聋是对自己的惩罚、报应,是自己的过失,因此一味地溺爱孩子,表现为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给予过分的关怀、照顾和迁就,导致聋儿胆小,任性,不尊重别人,自私自利,甚至发生攻击行为。这种不良品质会给聋儿配戴助听器后的听力语言训练带来极大的困难。
  4.盲目求医,贻误康复时机:到目前为止,对各种原因造成的感觉神经性耳聋还没有好的治疗办法,尽早选配助听器是明智的做法。一些家长听不进医生的忠告,当孩子已被确诊耳聋后,他们还是徒劳地、固执地到处乱求医。他们道听途说,轻信一些虚伪广告(如:扎针、气功、服药等等),结果是浪费了时间,耗费了精力,花费了钱财,错过了孩子尽早配戴助听器以及学习语言进入有声世界的时机。当发现这一切都是徒劳时,他们又追悔莫及,恨自己何必当初。例如:有位聋儿家长在孩子一岁时到聋儿语训康复研究中心就诊,明确了耳聋的程度,但家长不能面对现实,在两年中花费了近4万元钱,到处求治,毫无效果,孩子3岁多后又回到聋儿语训康复研究中心,给孩子选配好助听器后,经过半年多的语训,孩子学会说简短的话。家长非常后悔当初没能及早给孩子戴上助听器。
  5.不敢面对现实:一些家长,甚至是些有较高文化的家长,出于个人的自尊心或是为了逃避痛苦和烦恼,不能正视、不愿承认孩子耳聋这一事实,用一些不正确的理由对孩子耳聋这一事实自圆其说: “孩子不聋,只是说话迟。”延误了孩子早诊断、早戴助听器、早培训的时机。
  二、为孩子配戴助听器后一些家长的心态?
  1.花很多钱为孩子选配了助听器以后,一些家长的自责心理得到了补偿,认为自己已经为孩子付出了就行了,以为孩子戴上助听器自然而然就会说话了,忽视了父母以及其他家庭成员必须共同努力,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听力语言训练,观察孩子每一点细微的变化、进步以及助听过程中的问题。这些孩子尽管戴上了助听器,还是学不会说话。
  2.还有一些家长急于求成,以为孩子戴上助听器后很快就会像同龄儿童一样说话,期望值过高,忘记了“一口吃不成胖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样简单的道理。这些家长常会因为急于求成而丧失对孩子进行听力语言训练的信心。
  三、家长应如何面对聋儿这一现实呢?
  1.尽早求医:当孩子被确诊耳聋并由聋引起语言障碍时,对很多家长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这时,应当把自己悲痛的心理向亲人、医务人员倾诉出来,冷静地听取医务人员的忠告,早选配助听器,早进行听力语言训练,使孩子尽早融入主流社会。家长要学会排解自己的忧伤、焦虑心理,应当懂得生活的道路就是充满着坎坷,如果与盲人、截瘫、脑瘫、精神障碍等等残疾相比,聋儿比他们要幸运一些。
  2.走访成功的家长:看看其他聋儿戴上助听器后是怎样学会说话、怎样进入正常小学、中学甚至大学学习的,和这些家长交流,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这样面对自己的聋儿,就会树立信心,看到成功的希望。
  3.注意个性培养要把自己的聋儿当成健全孩子一样培养、教育,不要处处想到他们“不能干什么”,时时提防,怕这怕那,过分地呵护孩子;而是要多想想孩子‘能干些什么’,创造条件让他们去探索,去游戏,让他们走出家庭,与其他儿童交往,在交往中发展各种能力,逐渐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4.鼓励语训:选配好助听器后,对孩子要有耐心和爱心,观察孩子在听力上的每一点细微变化,当孩子有了一点点进步时要及时给与鼓励,适时的鼓励可以强化孩子已有的进步,提高孩子学习语言的信心。妈妈应避免在孩子面前过多流泪,伤心;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因聋儿的观察力是很强的,父母脸色的变化都会引起聋儿心理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聋儿已经康复。这一事实说明,只要家长做出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医务人员、教师以及社的理解、配合与支持下,绝大多数聋儿将聋而不哑,融入主流社会,成长为自食其力的、对家庭和对社会有用的人。
进口、国产、海外耳蜗手术医院列表、品牌介绍、价格概览、咨询服务!详见:http://www.33erwo.com/html/zxhd/7290.html

13

主题

60

帖子

60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60
QQ
发表于 2006-3-12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老大真是辛苦了给我们这么好的学习资料。

这位家长的担心很理解,不过孩子的性格也很重要,性格外向活泼爱说的孩子主动表达能力会好些,还有就词汇量的多少也会直接制约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都赞成孩子日托,每天回家都可以复习在校的学习内容,学以致用。聋儿康复是个漫长的过程,家长不能过于着急,要多与老师沟通,你孩子说话清楚真的很好了,我们都关心着你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人行必有我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5-8-21 19: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