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801|回复: 15

讨论一下阳光与微笑的听力

[复制链接]

27

主题

1144

帖子

1145

积分

高级会员

<a target="_b

积分
1145
发表于 2005-12-9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通常乍一看你的听力曲线验配师都会觉得你的听力问题是很普通也比较容易满足的,但你的纯音测听结果和言语可懂度却是不成比例的,非常低。另外,结合你的舒适阈可以推断你的听域(右耳能接受的声音的范围)是非常窄的。这就导致了你对语调的判断特别迟缓,可表现为对言语的感觉不很清晰,加之在配戴助听器后其声音对你来讲比较陌生的,所以你无法判断“好”和“不好”。
   你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想获得一个很清晰的感觉,但是目前你的状态是突聋之后,时间也比较短,所以你对以前的健听时的语音记忆非常清晰,现在配戴助听器在某种程度上讲你无法找到一个你自己认为“非常好”的标准(声音的变化会让你不能确定)。况且在短时间内连续试听了多台助听器。每台不同的助听器都会有自已的特性,在“声音”特征上都会不同,验配师的验配方法和手段也会不同,所以你在这个阶段里不可能获得自己觉得非常好的感觉。另外,在短的时间内听太多的助听器会造成听觉的疲劳,可以表现为:声音时而清晰时而不清晰、头昏、眩晕等症状,以这种状态再去试听助听器效果就不会好。
    好的验配师首先是能对你在感觉上有很好的影响,并能用他的方法和你顺利的交流,其次在验配的过程中他会向你解释很多现象发生的原因,并和你一起去消除它,当然在验配的过程中你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之前你的状态是否好坏也很重要(这里主要指的是你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其实我们说不管是验配师还是患者都不是绝对的,这是个很复杂的过程,在众多的因素里我们通常是要选择一个最佳的组合,好的验配师应该是能让你平静下来以最放松的状态去和他/她配合,让你获得一个尽可能好的感觉。当然,验配师也会用通俗的语言来告诉你一些有关听力的知识。
   阳光MM现在就暂时在家休息一周,抛开所有的顾虑,让自己恢复到一个比较好的状态再去试听一下,应该注意不要在短时间内连续试听不同的助听器。另外你自己也要多了解一些有关听力学方面的常识,这样会对你以后在验配的过程中的一些陌生的感觉有一个准备,以致不会过多的扰乱你的感觉。
再有你在配助听器时,在佩戴助听器的初期,助听器给你的声音是不会和你想象中的声音一样,其实简单一点说你只是获得了一个清晰但有些陌生的声音,像这样的感觉你在佩戴助听器几周后的调节中就能消除,现在最好的助听器就有这样的功能。
   还有你现在毕竟对听力学和助听器都是处于一个完全陌生的状态,根本无法介定一个验配师是否专业,其实好的验配师也是要有一个好的职业操守的,他会尽可能的找到一个适合你的助听器,但却不一定是你认同的助听器(在这里你要承认一个验配师的专业水准会比你高很多的),所以可能在最初的沟通中不能很好的满足你的要求。这也是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你和验配师能够很好的配合,让彼此能够了解对方,只有这样才能让一台助听器的功效发挥到极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助听器和环境的完美结合。
   还有一点我要告诉你,助听器不是耳朵,它不是你一戴上就能解决一切的,我们通常把助听器的运用分为三个大的过程,一是你的听力性质的确认,二是助听器的选择和验配方案的确定,三是佩戴助听器后的康复过程,只有认真的完成了这三个过程你才算是获得了一台完整的助听器及好的效果,即一台好的“助听器”。   再和你说一下有关于“听”的感觉的问题,这样说吧每个人的听觉记忆都有不同的轨迹,所以不能单凭你自己的主观感觉来判断。
让更多的人享受聆听是我毕生的执着追求~!微信:13517266575 QQ:33274324

38

主题

590

帖子

590

积分

技术顾问

QQ:133355850

积分
590
QQ
发表于 2005-12-9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在比较助听器优良的过程中,我一般喜欢做法是在分别播放同样的几个环境模式音效(安静模式,交通模式,吵杂人群模式,强噪声模式)下,同时来听很多台助听器在不同环境下的效果,来判别好坏的。

为什么要这样,我想各位选配师,不用我说大家应该明白。听觉疲劳的问题呢,在于我这样的正常人是根本不存在的,不知道阳光与微笑会怎样?楼主可以自己来判断。

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试听助听器的目的不仅仅是衡量一台助听器的好坏,其实真正衡量的是“助听器+验配师水平”的综合体现,其中的原因我想我不必展开来说;同一台助听器,调配的方法不同,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异。

另外呢,俗话说久病成良医,多走走多听听,作为用户可以从不同的选配师身上知道很多不同的知识和信息,对自己的情况也更加了解,见多则识广。呵呵,我想目前在在线的诸多朋友都是这样逐渐成长起来的哦,而且如果大家回头再来想想自己第一次配的助听器,有多少是感到自己当初的选择就是正确的呢?

今天试听体验会对于你最终的选择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fly] 咨询QQ:133355850  邮箱:zxtlzj@126.com  [/fly]

27

主题

1144

帖子

1145

积分

高级会员

<a target="_b

积分
1145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0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正常人没有听觉疲劳的说法我不太认同,声音较长时间作用于听觉器官时,听觉感受性会降低,这种生理现象称为听觉的适应,一般在声音停止刺激10-20秒后,听觉器官的感受性即恢复正常.当声音只作用于一侧听觉器官时,两耳都发生听觉适应现象,说明听觉适应现象是产生在听觉中枢.
  听觉器官接受连续几个小时过强刺激后,听觉器官的感受性会因过度刺激而显著降低,这和适应现象不同,往往要经过几个小时,甚至一昼夜或几天,听觉的感受性才能恢复.这种由于长时间强刺激引起听觉感受性较长的时间的下降现象,称为听觉疲劳.如果连续几个月或几年,听觉器官经常受到致疲劳噪音的作用,则听觉正常感受性不能完全恢复,有的会导致内耳毛细胞和神经细胞的退行性变,听力不断下降,造成耳聋,严重的会引起耳鸣,妨碍睡眠,引起血压升高和胃肠功能紊乱等
  上述只是一个生理常识问题。
  如果你没有长时间被一定强度的声音刺激你的耳朵当然不会有听觉疲劳。对于听障人士来讲,戴上助听器之后听到的声音和没戴时听到的声音感觉是完全不同的,特别是对于初次戴助听器的人来讲,区别会更明显,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告诉初次戴助听器的病人,助听器刚开始不能全天的戴,必须从一定的时间开始,慢慢加长。有时候会有这样的现象,初次戴助听器的人试戴助听器如果超过两个小时以上会出现头痛、眩晕等现象,其实就是听觉疲劳,我们会让他们马上摘下助听器,这样就会得到缓解。
让更多的人享受聆听是我毕生的执着追求~!微信:13517266575 QQ:33274324

38

主题

590

帖子

590

积分

技术顾问

QQ:133355850

积分
590
QQ
发表于 2005-12-10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hehe ,我看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争执什么,其实这本身是认知的不同,

之前我说的,是在“试听”(较短时间,一般不会有谁试听时连续佩戴助听器达几个小时以上吧)状态的条件下的疲劳现象。

另外,出现疲劳现象一定是要在[引用楼上的话]“听觉器官接受连续几个小时过强刺激后,听觉器官的感受性会因过度刺激而显著降低”,
在这里有几点 ~1。长达几个小时。~2。过强刺激。这里要注意的是这个“过”字,也就是听觉器官要达到过度的刺激的状态下才可能发生疲劳现象,也就是达到不舒适阈的情况下而且要连续刺激几个小时。。。。。
那么我们来看看“试听”的状态吧,一般都是在已经按照听力情况调配好之后的才听得,而作为一个优秀的选配师应该知道,要把助听器调试到患者的听觉舒适范围之内的吧,再者如有不适反应(声音大于不舒适阈),试听的人当时就会反应“声音太大了”“好吵阿”,作为选配师这个时候肯定会对助听器有所调整,试想谁会忍受“过强刺激”连续刺激自己长达几个小时呢?

呵呵,综上所述,我们所谈的关于听觉疲劳的问题只是认知范围的不同,是我文字上过于简陋了,没有强调清楚地结果,不是说从来不存在听觉疲劳现象,只是在试听助听器的时候,不会发生这样的现象而已,呵呵,如果真的要发生了,那肯定是那个选配师的责任了,该打屁股了,呵呵

好了,其实很多理论的提出,在没有得到证实之前,都不是得到所有人支持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呵呵,好像当年关于地球是不是球型的问题不是争论了几十年吗?呵呵。

不过在技术层面上,大家拿出来讨论是好事,以后还希望和大家多多推敲,多多学习。这样才有利于我们大家共同提高阿呵呵
[fly] 咨询QQ:133355850  邮箱:zxtlzj@126.com  [/fly]

27

主题

1144

帖子

1145

积分

高级会员

<a target="_b

积分
1145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0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此“疲劳”非“彼疲劳”嘛。只要是合格的验配师在给病人做验配的时候肯定是结合相关的检查依据以及病人自身的个体情况来对助听器做出相应的调整。我们在此强调的疲劳是病人对于两种不同的声音的适应程度的问题,作为听力系统有损伤的人来讲,其损伤的不仅是对于声音的感觉能力,包括内耳的非线性调节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所以,每个人初戴助听器都会有不同的反应,这不光是声音感觉大小的问题。至于舒适阈的问题其实现在都会考虑到,要不助听器调试界面的MPO有什么意义呢?现在最简单的两通道数字机都会有MPO的设置,目的就是在于尽量能将言语可懂度和舒适度有机地结合起来。
验配还是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关有理论是做不好验配的。一个合格的验配师除了要有丰富的听力学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操守外还应该对心理学相关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对于听障人士的心理要会剖析,心理的问题解决了,听力的问题就解决一大半了。所以,讨论一下真的是个好事,验配真的不是简单的事情,不是简单地把助听器推销给病人,也不是调调低频调调高频,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
另外,问下二楼,你们给病人试不同的助听器是一个小时内试A、B、C几台还是几个小时内试A、B、C还是另外的方法?
让更多的人享受聆听是我毕生的执着追求~!微信:13517266575 QQ:33274324

2105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说真话 办实事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5922

具有人气奖助人为乐奖

QQ
发表于 2005-12-11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幽游者的这个帖子好,大家多讨论讨论,交流交流经验,对大家都有好处。
我给帖子加个精,以便大家过来讨论、学习。
进口、国产、海外耳蜗手术医院列表、品牌介绍、价格概览、咨询服务!详见:http://www.33erwo.com/html/zxhd/7290.html

27

主题

1144

帖子

1145

积分

高级会员

<a target="_b

积分
1145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2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讨论阳光MM的听力是因为她是属于平坦型听力曲线中的特例。通常这样听力曲线的朋友言语辨别能力是不错的,至少在安静的环境中一对一交流,不戴助听器问题是不大的。但她的情况就太差了,这也是为什么听了那么多助听器(都是各品牌的高端助听器)感觉却不怎么好的原因之一。我所遇到的病人中,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一两个,相对来说要少一些。综合起来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听阈和舒适阈距离非常近,即我在前面提到的听域较小。当然,如果是耳蜗以后的神经通路损坏或中枢的病变同样会有这样的现象,那就有待更深入的检查了。
让更多的人享受聆听是我毕生的执着追求~!微信:13517266575 QQ:33274324

38

主题

590

帖子

590

积分

技术顾问

QQ:133355850

积分
590
QQ
发表于 2005-12-12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幽游者于2005-12-10 15:26发表的:
作为听力系统有损伤的人来讲,其损伤的不仅是对于声音的感觉能力,包括内耳的非线性调节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真是三人行必有我师,这里你提到了一个新的概念“内耳的非线性调节能力”,我以前没有听说过。不知道是出自什么文献,哪里有记载,可以告诉我拜读一下吗?

[fly] 咨询QQ:133355850  邮箱:zxtlzj@126.com  [/fly]

27

主题

1144

帖子

1145

积分

高级会员

<a target="_b

积分
1145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4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去年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听力培训班的时候教授讲内耳时提到的.这也是为什么听力正常的人能够在各种复杂的声音环境里能够正常交流的原因之一,听力受损这方面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对于那些舒适阈和听阈非常接近的人.
让更多的人享受聆听是我毕生的执着追求~!微信:13517266575 QQ:33274324

23

主题

112

帖子

113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13
发表于 2014-1-18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5-7-1 08: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