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市迈皋桥地铁站附近的华电东路上,有一家十几平方米的“无声”修鞋缝补铺。 经营这家店铺的 是一对聋哑人夫妇荀道新和崔绍英, 他们为附近居民缝补已经20多年。
顾客要修的东西不用开口,夫妇俩一眼就能看能出来毛病。由于夫妇俩缝补快、手艺好、价格低廉,不仅周围居民来找他们,住在六合和江北新区的居民有的也找他们。
““他们这家修鞋铺在附近这些修鞋铺中是数一数二的,服务态度好,人流量大,价格非常亲民,对工作也是非常认真的。客人的手势他们基本都懂,实在不懂就在纸上写出来,虽然他们不能说话,但是他们身残志不残。”住在附近十几年的老居民张年喜对记者说,他是这家店的老客户,他家的鞋子衣服只要需要修补的,全部拿到这家店里来。据张年喜说,附近的大大小小的缝补铺他都去过,唯独这家手艺好、价格低、服务到位,在修补过程中,他们也会顺带修补好衣物或鞋子上其他需要修补的地方,但还是原来的价格。
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有位顾客的皮鞋鞋帮烂了,衣服的拉锁坏了,夫妇俩看过之后,妻子负责修拉锁,丈夫负责修鞋。这位顾客的拉锁需要换新的,但是妻子只对顾客收取2元钱,而修鞋也只需1元钱。
“我到别的店铺去,别的店铺说拉锁这种损坏很难修,拒绝给我修。但到这里几分钟就解决了。”这位顾客对记者说。那么,这对夫妇为何要收取这么低廉的价格呢?
据了解,荀道新小时候因病不能说话,后来在盐城聋哑学校就读,自从毛遂自荐拜师学了修补的手艺,他就刻苦练习,提升技艺。短短3个月后,荀道新就能独当一面。1991年荀道新的老家发大水,一家人从苏北来到南京,那个时候为了维持生计,荀道新就和妻子摆起了修鞋摊,推着装修理设备的铁箱车为居民修修补补。
刚开始摆摊修补的时候,荀道新夫妇因为不能说话,生意远不如其他、店铺。于是他们就决定以“最好的服务和质量,最低的价格”为原则来为顾客服务。日子久了,顾客们就发现他们修鞋和缝补的时间比别的店铺短,质量比别的店铺高,价格却远低于别的店铺。即便是遇到顾客讲价,顾客说多少钱就是多少钱,一切按顾客的要求来。
后来,在迈皋桥街道和华电社区的努力下,夫妇俩有了属于自己的固定的店铺,夫妇俩干活更加卖力了。他们每天早上6点多开门营业,晚上8点左右关门。营业时间里两人埋头苦干,无论店外多么嘈杂,店里的两人始终沉默不语,缝纫机和修鞋机齐转动,两人专注手上的活,一刻也不停歇。2004年,荀道新被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评为先进个体创业者。
“我也是外地人,我刚来南京的时候就在前面不远的长营村居住,他们两口子那时候就推个手推车在路边修鞋缝补衣服,他们家当时就住在我家楼下,我和他们已经认识20多年了,从当时到现在他们真不容易。”邱继荣和他的妻子也是外地人,来到南京经营冷鲜肉生意,如今也是小有成就,他创业的路上也是经历了酸甜苦辣,对这对夫妇的经历感同身受。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这家十几平方米的小店经常挤满了人,但无论人多人少,两个人接到顾客手中的衣物鞋子便低头做工,脸上除了微笑之外,就是修补时的专注。记者观察了荀道新修补完的几双鞋子,做工整齐干净。在修补过程中,如果发现顾客的皮鞋脏了,他还会帮顾客把鞋给擦干净。夫妇俩身残志不残,他俩的店铺也是“无声”胜有声,夫妇俩靠着自己的双手撑起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