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主题为“城市命运共同体”的TEDx陆家嘴 2018年度大会成功在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音乐俱乐部举办,2位聋人的到来为这场思维和命运碰撞的盛会增添了几分震撼和感动。
“我叫郑小三,手语手势是这样!”在专业手语翻译唐文研老师的声音下,TEDx观众走进了这位聋人的世界。
他穿着深蓝色细条纹的牛仔裤,没有任何手表饰品,在上台的前十分钟,他屏气敛息的倾听着,一直在用手舒缓着胸口,最后的前五分钟仍不忘用手语和唐文研交流PPT翻页的事情。
刚过去的9月28日在聋人圈是个大事,这一天是国际聋人节,这一天也是郑小三带领他的聋人团代首次举办了“首届2018上海国际聋人电影艺术展”,聋人电影艺术展展出包括聋人题材影片,聋人艺术摄影,电影制作工作坊,聋人联谊晚会等,共计展示来自奥地利、德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地的聋人文化影片近百部,吸引了国际各界聋人导演、演员、电影艺术展组织者以及国内外聋人社区领导参加共计近千人参观了艺术展,作为首届成功举办的聋人电影艺术展,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聋人盛会。
很难想象,这是一场全程由聋人志愿者、聋人电影团队、聋人艺术家、聋人观众、聋人摄影共同策划的电影节,这些聋人核心就是郑小三。
郑小三&故事
创办上海国际聋人电影展,帮助中国成百上千万的聋人实现他们的梦想如同攀登一个大山,这块大山压在聋人导演郑小三身上整整一年。从流水线工人、搬运工到学习 3D设计,微电影制作……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郑小三逐渐摸索出一条自己想走的路。
2017年5月,郑小三凭着自己指导剪辑的《单身情歌》手语MV获得了2017年“英国聋人电影节最佳艺术片奖”,这也是中国第一部由聋人团队制作的手语MV,此后,郑小三拉起了一只聋人队伍,希望以此帮助更多的聋人朋友。
不同于听人的直观感受,为了剪辑MV,在空荡荡的机房里,郑小三会把音响音量调到最大,靠脚来感受高音和低音时地面的不同震动,以此来把握节奏;同时他还对比原唱视频波形图和拍摄时音乐波形图,一帧一帧地剪辑制作。
从建设网站到筹备资金,幕前幕后整个筹备经历了无数次的困难。但最终,凭借着聋人的力量,完成了这样一个壮举,让海内外聋人刮目相看。电影节的举办证实了,聋人可以和任何人一样,只要努力,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郑小三,这个”聋人英雄“。在他的身上有很多令人惊讶的“第一”:获得英国聋人电影节最佳艺术片奖的第一人,举办大陆地区聋人国际电影展的第一人,也是在国内演出市场首开音乐剧“手语场”先河的第一人。
在TEDx活动的中场,播放了上海国际聋人电影节的最佳纪录片和最佳导演奖作品。
BEST DOCUMENTARY最佳纪录片
Deaf Girls Monologue (China) WINNER
《聋女独白》(中国)获奖
Silent Version of Water Scene, Qiao Shengxiang (China) WINNER
张鹏&手语诗
Designers, entrepreneurs, deaf , artists
在TEDx的另一位聋人叫张鹏, 张鹏不仅是一位自强不息的聋人,更是一名手语工作者。
早在2008年,张鹏曾是武汉举行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的火炬手。
这些年,张鹏全部重心投入到聋人手语事业中,值得注意的是,张鹏曾是国家手语研究中心国家通用手语标准研究课题组成员。
手语也有“方言”。就拿“钱”来说,有的地方手语是做捻钞票的动作,有的地方则是用拇指、食指捏成小圆圈。在国家通用手语研究中,课题组成员的3/4为听力残疾人,他们来自全国12个省市,体现了手语第一使用者在研究中的主体地位。“各地听力残疾人坐在一起,语言政策研究人员、熟谙手语的高校科研人员和聋校教师参与其中,大家针对每个打法进行交流,从不同角度比较、分析每个手语动作,最终形成共识,这就是通用手语的主要词汇。”这个阶段,更加坚定了张鹏专注手语研究中的信心。
全国遴选了12个手语采集点,基本囊括七大方言区不同的民族地区,这些采集点将定期采集新鲜的手语打法,不断充实国家通用手语词汇库。“国标”的制定还充分考虑了其利于信息化、适应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问题,使其不仅能运用于日常生活,还能更好地适用于电脑、互联网等领域,便于在国际上交流,从而促进残疾人信息无障碍发展。
2018年7月,张鹏成为中国第一位受邀赴韩国国立国家语言院讲授和诠释最新《手语诗》的中国聋人,代表中国聋人的新风貌,前往韩国进行手语演讲。
当张鹏将健全人以语言文字表现的诗歌、酣畅淋漓的用手语描绘诗歌的浪漫与情怀时,当张鹏将诗韵以身体语言描述时,所有学员和他一起进入了诗的意境和远方。张鹏和主办方都没有想到,《手语诗》的受欢迎程度远远超过了预期,而将诗的意蕴带给聋人所收到的效果更是让在场所有人始料未及。成功的演讲、成功的诗意传达,超越了不同国家语言文字的障碍,让手语也登上了艺术的巅峰。
在接触他们之前,我曾描述过一段聋人看世界的话语“没有四大天王的歌曲、听不到“妈妈”的呼唤,我以为他的世界无声无乐,但进去了才知道无声世界有滋有味”。
9月28日,我打开了电影节剧场的门,我走进了聋人世界,我去了聋人俱乐部,观看了聋人表演,我甚至全程观看了参展的“无声版水图”、“聋女独白”,接待我的是听人赵小军教授和Eric,看到电影精彩处我会像在电影院一般振臂欢呼,丝毫不用顾及周围人的感受,因为观众们都是聋人,随下来的两天我越来越融入聋人世界。
有趣的是,“中国有中国手语,美国有美国手语,每个国家的手语一点儿不一样”,在电影节现场,居然有人抱怨她们甜腻的南方手语“口音” ,就像我日常在嘲笑某地的方言一样,原来,中国聋人和国际聋人是无法交流的,而大部分的中国聋人观众不会英语,这就像中国和外国人打交道的第一批人,只能用肢体语言交流“指手画脚”。
TEDx活动的中午,我们一行共聚用餐,期间,张鹏用手语表达了他的观点,在世界早期的发展历史,人类还处于类人猿的时代,古人靠手势来传达沟通意见,以此形成群居狩猎,而后才慢慢产生语言,中国手语历史悠久,但是正式的聋人教育却是四百多年前才发展的。
和聋人吃饭时,尽管他听不到你的声音,但他会邀请、他会用手语去提示你这饭菜不错,这像是反过来的某种文化,我成了被照顾的人,“这种努力沟通的方法是很有趣的”,郑小三说:“你要用尽一切方法去理解和被理解。”
我慢慢意识到聋人不是听力不健全,他们是一种文化,而且是被验证可行的文化。
这不是我的文化,我从来没想过去加入这种文化,但我很欣赏这种文化,对聋人朋友而言,他的价值就如同中国儒家文化、拉美文化或犹太文化,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和中国文化相媲美。
没错,上帝给他们按下静音键,他们选择用手抒写自己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