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15|回复: 0

谈听障生语训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12

积分

新人会员

积分
12
发表于 2014-10-31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听障生要求的严格性和特殊性
      现在的家庭一般都是一个孩子,家长对孩子的疼爱和矫惯是可以理解的,特别是对听力有问题的孩子,作家长的心里可怜他,会尽力去满足他的一切要求,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面对自己的聋孩子,为了他的明天,我们不能不狠下心来,想尽一切办法让他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学语言上来。因为他还是有希望的,希望就在我们手中,所以在有些问题上不但不能娇惯他,反而必须去让他吃学语言之苦。
      必须下决心、下狠心在学说话上严格要求他。对他要表达的每一个要求,必须让他说出来,不说不能满足他,更不能让他在学语言上放任自流,必须让他感受到只有靠动嘴说话才能达到目的。因为听障生不能自主地接收语言,而学语言对他来说又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所以没有严格的督促和要求,要想学会并说好话是不可能的。
      孩子在今天学说话时苦一点,他的明天就会顺利许多,我对自己两个聋孩子的语训,旁人看来有些近乎苛刻,甚至有时连自己的亲属也不能理解,但正是由于有了这样严格的要求,他们学说话的进步和效果才非常明显。
      努力学会和掌握康复方法的必要性
     未成年的孩子和家长相处的时间最长,关系最融洽,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有责任教自己的孩子说话,也必须努力学会和掌握教自己孩子说话的方法。
      光靠语训教师教是不够的,即使学会了说话,孩子一旦离开学校,还要靠父母去教,去巩固孩子所学的内容并给孩子输入新的语言。因为语言是非常丰富和灵活的、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健全人都在不断的学习,何况一个聋孩子。听障生学习语言的特点是听得少,理解慢,记不住,这对他来说是很正常的,并不是孩子的脑子差、舌头有问题。
      道理是很简单的,孩子为什么认识自己的亲属?因为他天天见面,学说话也是这样。他听的本来就少,而且听得过程又不顺利,自然就理解得慢,记不住。这就需要家长在掌握具体教的方法上,反复教孩子说,及时对孩子进行指导、示范和纠正。只有在孩子会说的话越来越多的基础上,家长的负担才会减弱一些,他的话也会越来越流利。
      建立相应联系得广泛性
      孩子是自己的,也是国家的,对听障生的语训康复既是家庭和听障生个人的事,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所以经常同有经验的教师、家长和助听器验配部门进行联系与交流,建立广泛的联系,也是家长应该做的一项工作。这对不断开阔家长的视野,及时获取新的教学方法和助听器科技信息,保证自己的孩子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及时享受高科技成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听障生康复“三早”原则
      早干预主要包括三个内容或步骤,即通常所说的“三早”
      一、早发现耳聋(或早做出诊断);
      二、早佩戴助听器,对听力损失超过90分贝直至全聋婴幼儿选用助听器一两年后未能取得理想效果时,应建议尽早接收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使他们早点听到放大的声音或语言刺激;
      三、要及时开展听力语言训练(即早进行听力语言矫治)。有的专家曾生动地比喻这三个步骤的紧密结合,最好能做到第一天明确了耳聋的性质和程度后,第二天就要给两只耳朵带上适合的助听放大装置,第三天立刻开始进行听力语言训练。而且,最好还要做到终生接受各种“听”和“说”的培训和矫治。当然,这也是非常形象地说明对于听障生听觉语言康复态度应该是“十万火急,赶早赶小”,年龄越大,效果越差。中国残联曾提出一个口号,把此项工作叫做“抢救性任务”。
      一般说,零至三岁是为听障生采取这“三早”措施的最佳年龄,如果到了四岁至六岁才得到听力专业医师的指导,接受“三早”措施,效果不仅比较差,所需要的精力和时间也大的多。对这种年龄较大的听障生来说,如果孩子及家长十分配合医生和专业教师的指导,并能全力以赴持之以恒,坚持长期的语言训练,则有可能成功,实际上成功的实例也不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4-12-27 14: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