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84|回复: 1

聋哑夫妇学习串珠工艺 每晚夜市“练摊儿”

[复制链接]

445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毛毛虫会变成蝴蝶吗???

Rank: 8Rank: 8

积分
12574

宣传大使奖

QQ
发表于 2013-8-16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布: 2013-8-15 09:03   作者: 牛洁 李斐斐   来源: 大河网-大河报

U6824P827DT20130815081538.jpg
    王东生、徐新荣夫妇在给刚完成的作品称重
  核心提示 | 近日,网友“@微博洛阳”的一则微博引起了无数网友的关注,微博照片中,一对年过六旬的聋哑夫妇,在上海市场附近摆摊销售手工制作的水晶珠工艺品,网友们被这对夫妇“无声的爱”感动。昨日,大河报记者找到了微博的主角:王东生和徐新容老人,虽然他们的世界无声,但并不影响他们快乐生活、幸福相守。
  现场
  老太太当“销售”,老爷子做“会计”
  8月13日晚上,记者在西苑路青岛路口一夜市东北角找到了这对老夫妻,摊位上,金鱼、小熊、老虎……各式各样的水晶珠工艺品非常漂亮。当天,刚好是“七夕”节,老两口的生意格外好。
  “这老两口人好,大家都很喜欢他们,老太太性格活泼,周围几个商户,属他们家生意最好。”附近一商贩说。记者看到,徐新荣老太太负责“销售”,用手势、纸笔、手机和顾客沟通,王东生老先生在一旁收钱、算账。“我性格特别开朗,喜欢和人打交道,但账头儿‘糊涂’,老算错账,他沉稳,当‘会计’。”徐新容老人在纸上写道。
  记者了解到,老两口都是原洛阳丝钉厂的退休员工,徐新荣65岁,王东生64岁,两人都是小时候发烧打针出现意外,丧失听力。退休后,两人闲来无事,学起了水晶珠串编,从去年开始出来售卖,每天晚上出来“练摊儿”。
  趣事
  老两口“暗自较劲儿”比销量
  因为不忍心打扰老两口做生意, 昨日,记者再次来到了老人的家里,女儿王红给记者当起了“翻译”。
  徐新荣老人非常热情,还向记者展示了一下串编技术,其间,她拿不定主意白珠子应该配蓝珠子还是绿珠子,便向老伴儿“求助”。“他俩很有意思,编东西时也是有商有量,不过大部分时间是听俺妈的。”王红笑着说。
  虽然老两口“有商有量”,但暗地里还“较着劲儿”。王红告诉记者,老爷子擅长编金鱼,老太太擅长编小熊、龙等一些较大的模型,哪一天金鱼卖得好了,老爷子就会到家“显摆显摆”,小熊卖得多了,老太太回来也会“念叨念叨”。“昨天生意不错,老两口卖了300多块……”女儿话还没说完,徐新荣老人连忙比划:“最多时候还卖过900块呢!”惹得大家都笑了,老太太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虽然很多时候都听老太太的,但老爷子也有“发威”的时候。老太太爱玩,有时客人少了,就会“见缝插针”玩手机游戏,有一次摊儿上的几个工艺品被偷走了,老爷子就“批评”了她。“我妈是个倔脾气,可那次也没啥可说的。”女儿笑着说。
  温暖
  用手语互说“我爱你”
  为了串编,徐新荣老人不知道磨破了多少双手套,王东生老人的手上也布满了茧子。虽然辛苦,但他们串编的工艺品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欢迎。很多人会在纸上给老两口留言:“叔叔阿姨,你们的手真巧”;“叔叔阿姨,你们真棒!加油!”这样的肯定让老两口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徐新荣老人用手语告诉记者,做一个简单的水晶珠工艺品需二三十分钟,复杂的需要一两天,工艺品的价格4元——100多元不等,是按照工艺品的重量、花费时间、难度来定的。不过,他们制作这个不为赚钱,就是为了老年生活有个乐趣。
  老两口听不见声音,生活有很多不便,但这样的“感同身受”更让两个人懂得心疼和关心彼此。
  在王红的眼里,母亲是一个很可爱的人,会玩QQ游戏、微信,但王红更愿意用“幸福”一词概括母亲。王红说,父亲从来不让母亲一个人出去,就连去澡堂洗澡,父亲提前洗完都会在外面等着母亲。有时候,老两口“闹别扭”,老爷子一生气搬到女儿家住,本打算要和老伴儿“置置气”,但过不了三天,就会主动回家,缴械投降。“俺妈只会做方便面,俺爸放心不下俺妈!” 徐新荣老人似乎听懂了女儿的意思,有些不好意思,用手语比画着:“老伴儿好,我不好,我脾气不好。”
  最后,记者问老两口认为对方最大的优点是什么,王东生老人居然用手语比画了“我爱你”,徐新荣老人也用手语比画“我也爱你”,这样的表达,让女儿王红都有些意外。
QQ:13639185

【加入组织吧】聋人在线所属微信公众号和qq群一览表,欢迎加入!!http://bbs.cndeaf.com/thread-422147-1-1.html

133

主题

977

帖子

979

积分

高级会员

失聪不是我的错,自卑就是我的错

积分
979
QQ
发表于 2013-8-16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普通的聋哑故事,上海到处有。可奇怪的是,上海本地的报纸不刊登,居然刊登到外地报纸上去了!
把阳光种在心里,即使下雨也晴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5-2-1 09: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