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75|回复: 6

仿生耳

[复制链接]

23

主题

144

帖子

145

积分

初级会员

我一直在努力往前走,要把一路风

积分
145
发表于 2013-1-2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日报网站上看到的新闻:
[提要]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一位失聪男子成为英国植入仿生耳的第一人,手术之后便立即恢复了正常听力。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一位失聪男子成为英国植入仿生耳的第一人,手术之后便立即恢复了正常听力。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一位失聪男子成为英国植入仿生耳的第一人,手术之后便立即恢复了正常听力。
  据悉,阿拉斯泰尔-怀特2006年因流行性腮腺炎而导致左耳完全失去听力,听力受损是腮腺炎的一种普遍副作用,通常都是暂时性的。但是医生告诉怀特他将永久性地失去听力,对此无能为力。
  怀特并未对此灰心,他转诊至曼彻斯特皇家医院,在这里医生告诉他可以在皮肤里植入一个高科技仿生耳。今年28岁的怀特现已成为英国首位植入“仿生耳”的患者,植入手术经历了90分钟,术后一个小时怀特便完全恢复了听力。
  这种植入设备叫做“骨桥植入器”,具有两个组件:耳朵皮肤之下的植入物和接收声波的音频处理器。声音信息可穿过皮肤,音频处理器受植入器控制,将声音信息传送至骨骼和内耳,从而使患者恢复听力。
  目前,全球也有其它一些听力植入装置,但是它们都不灵敏,不可能有效地工作。



术后一小时完全恢复听力,果真有这么神奇吗?
新闻链接:http://www.chinadaily.com.cn/micro-reading/dzh/2013-01-02/content_7915102.html
源新闻地址:http://www.dailymail.co.uk/health/article-2255275/The-man-bionic-ear-Pioneering-implant-placed-skin-restore-hearing-thousands.html
从英文报道来看,这种装置应该是对单侧聋有效,收集坏耳那边的声音信号传送到好耳那边。不知道对双耳都听不到的人效果如何?

7

主题

587

帖子

597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597
发表于 2013-1-2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假的啊,这是个好消息啊,不知道进入中国普遍使用又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

22

主题

405

帖子

405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05
发表于 2013-1-2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楼(朦朦胧胧) 的帖子

英文原文里提到了啊,其实就是震动声桥,奥地利MED-EL耳蜗公司的。
早进入中国了。不知道为什么英国才第一例手术。

1

主题

7

帖子

7

积分

新人会员

积分
7
发表于 2013-1-2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楼(半耳哭哭) 的帖子

振动声桥和那个骨桥植入器不一样

22

主题

405

帖子

405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05
发表于 2013-1-2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3楼(北港丶) 的帖子

确实不一样。去奥地利官网看了,中文网站上没有,英文网站上有,新出的产品,好像是什么骨导植入设备。

适用人群是传导性耳聋,单耳聋和混合型耳聋,感觉跟声桥真像。 http://www.medel.com/int/bonebridge/

说是绕过中耳和外耳将声音传到内耳,那就是说做手术的人内耳是好的,才能保证效果吧..感觉对极重度聋应该没啥用。受众应该还是震动声桥和BAHA的受众?

1

主题

7

帖子

7

积分

新人会员

积分
7
发表于 2013-1-3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4楼(半耳哭哭) 的帖子

确实是适用人群是传导性耳聋.单耳聋和混合型耳聋。跟振动声桥差不多
  
如何bonebridge作品

1.该bonebridge是部分植入式助听系统。

2.该系统包括一个外置的音频处理器和一个植入。

3.音频处理器,这是在地方举行直接以上的植入磁吸引力,记录的声音转换成信号,然后转移通过皮肤植入。

4.种植体是嵌入在骨(颞骨)并将其转换成机械振动,信号接收,然后传输到周围的骨骼。

5.骨进行这些振动内耳,它们被转换成神经信号和传输脉冲的听觉神经,类似于自然的听证程序。

1

主题

13

帖子

13

积分

新人会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3-1-4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神经性耳聋没有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5-7-6 18: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