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85|回复: 2

助听器佩带中应注意的问题

[复制链接]

34

主题

65

帖子

65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65
发表于 2012-3-23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使得当今社会中听力受损的人越来越多,在平常的交往中,人们习惯于称呼这类听力有损失的人为“聋人”。其实大部分的“聋人”并不是听不到声音,而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的听力不再像一般人那样正常。他们有时是听起声音来比较吃力,有时是听到了声响却很难辨别出具体的声音类型等等,总之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没有丧失对于声音的感觉;对于这类人,用助听器来帮助他们恢复自己的听力是一个最经济有效的办法。在这些人群中已经有一部分选择了佩带助听器用以改善自己受损的听力和残缺的生活,并有很大一部分人正准备选择佩带助听器以弥补自己的生活缺憾。但是,在这些已经或即将佩带助听器的人群中却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佩带助听器时应注意的问题不清楚、不了解,
  1、佩带助听器时应注意“五防”。
  “五防”即:防潮、防尘、防震、防高温、防腐蚀。防潮,指的是机器每天佩带结束后要将其放入特制的干燥盒中,特别要注意的是避免机器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比如:雨天、出汗的时候、洗脸的时候等等。防尘,指的是要经常做好机器的清洁工作,防止灰尘和杂物进入机器而影响使用效果进而损坏机器。防震,指的是在使用机器时要做到轻拿轻放,避免因外部的震动而对机器内部的零部件造成损坏。防高温,指的是要避免用电吹风或用火烤等等方式来对机器进行干燥。防腐蚀,指的是要避免因电池的化学反应而对机器造成的腐蚀以及耳内分泌物对机器造成的腐蚀,要做好防腐蚀的工作就要做到在不使用机器时将其电池取出,并且要经常对机器的机壳、耳垢斗、通气孔等部分进行清洁。因为助听器属于精密仪器,再加之其工作的环境比较恶劣(特别是耳内机),所以做好防范保养工作对于助听器的正常运转以及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都有极大地帮助。
  2、关注最初佩带这个关键时期。
  犹如戴眼睛一样,刚开始佩带助听器时也需要从各个方面去适应它,并且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佩带习惯。在最初佩带助听器的几天时间里,使用的时间都不宜过多,最好控制在三个小时以内,以后逐步增加佩带时间;并且在使用助听器的初期,要避免在嘈杂的地方佩带助听器,以免出现听觉困难的情况。由于助听器佩带者可能因长时间的听力损失而影响到自己对语言的分辨能力等等方面发挥作用,所以佩带者极有可能将音量调得很大,这样不仅不利于言语分辨率的提高,反而有可能会对听力造成进一步的损害。
  3、学习一些方法帮助助听器“听到”声音。
  有时可能会因为发出声音的地方离自己很远,也可能因为发出的声音太过轻微,而使助听器的佩带者感到“听不清”,这时如果单靠调大机器的音量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就需要其它辅助方法来帮助助听器来“听到”声音了。首先,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靠近发声的音源。其次,可以“读唇”;所谓“读唇”,就是仔细观察说话者的嘴部动作和面部表情,来判断其说话的内容。再次,捕捉声音的关键性内容,放弃细枝末节的东西;有些谈话只需了解其大概意思,而不必苛求听清楚每一个字。对于使用汉语的中国人来说,选择一款适合自己语言特点的助听器对“听到”声音进而“听清”声音是很有帮助的。

34

主题

65

帖子

65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65
 楼主| 发表于 2012-3-26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 谢谢你对立聪堂的关注!

1.在最初佩带助听器的几天时间里,使用的时间都不宜过多,最好控制在三个小时以内,以后逐步增加佩带时间;并且在使用助听器的初期,要避免在嘈杂的地方佩带助听器,以免出现听觉困难的情况。
这是说已经验配好开始佩戴助听器的初期,让自己对助听器有一个适应过程,后期再逐渐增加佩戴时间直到正常生活中都离不开它。不是说去选购助听器的时候,在您去店里选择助听器的时候,我们是建议客户多试听产品,多环境体验助听效果的,这样才能找到适合您自己的助听器,也会对助听器的最终效果有个比较准确的期望值。

2.选择一款适合自己语言特点的助听器对“听到”声音进而“听清”声音是很有帮助的。
本段的意思是希望大家在日常佩戴助听器的时候能总结经验,让自己助听效果更好,不单单就依靠助听器这个辅助工具,自己也可以多方法结合。汉语本身博大精深,就是正常听力的人有时也会听混别人的意思,所以建议大家结合自己的听力听损程度和语言分辨率能力来多方面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

谢谢您的跟帖关注,立聪堂会为每个客户提供专业诚信的服务,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5-8-27 17: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