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写汽车名词了,某些会员私聊问我某些汽车名词是什么意思呢?今儿从百度百科和百度图片整理些名词 图文并茂 给大伙儿学习下。
FF:即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ront—en-gine Front—drive,简称FF),这是轿车(含微型、经济型汽车)上比较盛行的驱动型式,但货车和大客车基本上不采用该型式。这种布置形式目前主要在发动机排量为2.5L以下的乘用车上得到广泛应用。 前置前驱轿车的布局一般都是将发动机横向布置,与设计紧凑的变速驱动桥相连。 目前,我国生产的奥迪A6、普桑、捷达、帕萨特、雅阁、飞度、宝来、中华、富康 等乘用车,均采用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布置形式。 优点: 1.省略传动轴装置,减轻了车重,结构比较紧凑; 2.有效地利用了发动机室的空间,驾驶室内空间较为宽敞,并有利于降低地板高度,提高乘坐舒适性; 3.发动机近驱动轮,动力传递效率高,燃油经济性好; 4.发动机等总成前置,增加前轴的负荷,提高了轿车高速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和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5.简化了后悬架系统; 6.在积雪或易滑路面上行驶时,前轮牵拉车身,有利于保证方向稳定性; 7.汽车散热器布置在汽车前部,散热条件好,发动机可得到足够的冷却; 8.行李箱布置在汽车后部,所以有足够大的行李箱空间。 缺点: 1.启动、加速或爬坡时,前轮负荷减少,导致牵引力下降; 2.前桥既是转向桥,又是驱动桥,结构及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维修保养困难。 3.前桥负荷较后轴重,并且前轮又是转向轮,故前轮工作条件恶劣,轮胎寿命短。 4.前轮驱动并转向需要等速万向节,其机构和制造工艺较为复杂。 5.一旦发生正面碰撞事故,因其发动机及其附件损失较大,维修费用高。
FF驱动图解 黑色部分为发动机
RR:即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ear—engine Rear—drive,简称RR),是目前大、中型客车流行的布置型式,少数微型或普及型轿车也采用该型式,但货车很少采用该型式。 优点: 1.重量集中于汽车的后部,发动机距驱动轴很近,因而驱动轮负荷大,启动加速时牵引力大,且传动效率高,燃油经济性好。 2.有利于车身内部布置,车厢内的面积利用率高。 3.易于将发动机与车厢隔开,减少车厢内的振动和噪声,乘坐舒适性良好。 4.可在地板下设置容积很大的行李仓。 缺点:1.前轮附着力小,高速时转向不稳定,影响了操纵稳定性。 2.水箱布置困难,不利于发动机的散热。 3.发动机防尘困难。 4.发动机和变速器等总成远离驾驶员,远程操纵机构的布置较复杂。 5.故障不宜及时判别,维修保养困难。
RR驱动图解
FR:前置后驱,即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ont—engineRear—drive,简称FR),这是一种最传统的驱动型式。国内外大多数货车(含皮卡)、部分轿车(尤其是高级轿车)和部分客车都采用这种驱动型式,但采用该型式的小型车很少。 优点: 1.在拼合良好的路面上启动、加速或爬坡时,驱动轮的负荷增大(即驱动轮的附着压力增大),其牵引性能比前置前驱型式优越; 2.轴荷分配比较均匀,因而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并有利于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3.发动机、离合器和变速器等总成临近驾驶室,简化了操纵机构的布置; 4.转向轮是从动轮,转向机构结构简单、便于维修。 弊端: 1.由于采用传动轴装置,不仅增加车重,同时降低动力传动系的传动效率,影响了燃油经济性; 2.纵置发动机、变速器和传动轴等总成的布置,使驾驶室空间减小,影响乘坐舒适性;同时,地板高度的降低也受到限制; 3.在雪地或易滑路面上启动加速时,后轮推动车身,易发生摆尾现象。 采用前置后驱方式的客车,易于由货车改装,与货车通用的部件较多。除具有相似于前置后驱货车的优缺点外,还存在如下弊端: 4.由于发动机罩突出于地板之上,降低车厢内的面积利用率,并导致了车内噪声大,隔热、隔振比较困难,影响了乘坐舒适性; 5.前轴容易过载,轴荷分配不够理想,影响了操纵稳定性; 6.由于前悬受到限制,导致后悬过长,上坡时容易刮地。 近年来,随着城市公交车进一步向准低地板、超低地板方向发展,大客车的驱动型式已呈现出由后置后驱取代前置前驱的趋势。 劣势: 1、车身地板下设有传动轴,影响乘坐的舒适性; 2、汽车正面发生碰撞时,易导致发动机进入车厢,会对前排驾驶员造成伤害; 3、汽车总长、轴距较长,汽车的整备质量增大,影响到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
FR驱动图解
还有其他驱动形式 例如 MR 4WD MR 中置后驱 一般跑车上使用这个形式 发动机占据后排空间 所以座位只有2个(驾驶和副驾驶) 法拉利呀 兰博基亚呀 布加迪呀 等等。。。 4WD 四轮驱动 大家都晓得 越野车和高级轿车上广泛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