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员
Happiness is a form of courage
- 积分
- 890
![QQ](static//image/common/qq_big.gif)
|
LZ写得很精辟,把纯聋人与重听人的区别写出来,认识到位,还能把群众对我们听障人的看法写出来了。。
不过有一点地方LZ忽视了,就是不会说话又不会打手语的这些人,他们是存在的。这一点不否认吧。还有比较特殊的,其实听力很好的,但喉咙存在什么问题,也就是说喉咙哑了不好说话,它还能打手语呢。
群众对我们这类人的思维定势很难改变的,而且这种思维非常可怕的,比如有的人说富二代,官二代,90后等等,想必大家都知道吧。还有一个是历史文化遗留下来的问题,大家记得“十聋九哑”这个成语,过去传统观念很淡薄,对我们这类人有很强烈的歧视和排斥感,而且比现在时期的更厉害些,把对这类人的形象慢慢积累下来了,就造成了“十聋九哑”这个成语。重听人归类到聋人,甚至把耳背的归类到聋人,这一点我不赞成的。聋人是什么概念,大范围的概念或者是总体的概念,大家想出来的是总体的概念,就想到公务员,老板,教师等等,下面的细分类的什么人,比如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个体老板,代课老师,大家不会去想到的。总之,他们对我们的看法,就像戴着有色眼镜一样去看着我们,只好说“聋人”。
老实说,其实我不想把聋人和重听人分开来,我对他们的称呼叫“听障人”,不管什么场合什么时间,甚至在聋人在线里,我还是说“听障人”。注意一点,残疾证上没有写聋人,而是写听力残疾,语言残疾。这称呼,希望大家来传达,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靠我们的力量去改变,而且要改变称呼的坏习惯,不要说自己是聋人,搞的别人知道你是聋人,就不知道你是听障人了。
大家记得去年台湾听障奥林匹克运动会吧,台湾人这点很聪明,很人性化,不叫聋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了。倒是在我们国内,很多人说它是聋人奥运会。还有什么聋人协会,什么聋人聚会,聋人在线,叫听障人协会,听障人聚会,听障在线,这样大家有好的口头习惯,所以这一点要改变!
楼主说了搞小圈子化,物以聚类,这点我非常赞同。不止我们听障人也有,其他人也有,比如办公室文化中也会造成小圈子,亲戚之间也会造成小圈子。这小圈子是固然存在的,听障人之间有不同的爱好,不同的背景,还有地域因素,就形成了小圈子。想要形成大圈子很难了。按照80/20定律来说,每个人有自己的朋友,在所有朋友中,百分之二十是真正的朋友。
看了你写的最后一段聋人协会主席,想必楼主对协会这样的组织不是很了解的。。这样的协会,很多听障人觉得它没什么声望,觉得它不靠谱。当然这样的组织要设立自己的声望很难,怎么获得声望,首先得为听障人做一些实在的事,更不用说什么主席和听障人打成一片,这样的一个主席,在残联里是没有实权,也没有真正的话语权了。靠一个主席,远远是不够的,需要大家尽力帮助,互相监督,提高自己的水平,提高组织的声望。不然形成一个不良循环,这样组织协会成了摆设。
这是我以上的个人观点,我的观点不一定是对的,需要大家站出来,指出问题,批评,互相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