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21|回复: 5

决战一千海里——描写中日空战的小说,写得不错!欢迎进来看看!

[复制链接]

2104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说真话 办实事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5905

具有人气奖助人为乐奖

QQ
发表于 2010-9-26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军事小说——野骆驼三部曲 的第二部,作者:绯红之羽

第一部描写的是解放台湾,我这里转帖第二部,描写中日因钓鱼岛发生战争的小说。

这小说与以往的军文不大相同,他是以科技人员的活动为主,当然在技术描写上不可能具体到可以实际操作的程度,而且有一些虚构的成分,但是总体而言是以我国本身目前的实际技术水平为基础的,没有出现特别夸张的内容,即使出现的是新式武器,作者都力图以现有科技水平能达到的状况来描写。

下面开始转帖:
进口、国产、海外耳蜗手术医院列表、品牌介绍、价格概览、咨询服务!详见:http://www.33erwo.com/html/zxhd/7290.html

2104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说真话 办实事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5905

具有人气奖助人为乐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9-26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序章 谁也领导不了的亚洲
      (更新时间:2004-5-17 14:07:00  本章字数:3117)




        解放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收复台湾,这其实并不出世界上很多真正清醒的人们的预料。台湾离大陆那么近,大陆的远程火箭炮都能打到,而台湾本身只有一百来公里的所谓防御纵深,一旦现代化陆军力量突击过来,根本就不够看的。就这么百十公里宽的一个海峡,相信即使有20艘航空母舰的大款也不舍得把舰队放在这个中国自家的水沟里,好让中国军队白挣军功章,再说大家的核大棒又不是烧火棍子。既然这块地方让中国收回去是迟早的事情,早点晚点都是那么回事情,而且这个时间既不是美国,也不是中国,而是几个疯疯癫癫的小丑政客选择的——本来嘛,大家想维持现状,可这几个疯子不知道是不是东洋进口A片看得太多了,还是以为自己有亲戚在主子的靖国神社里供着,总以为自己很大条而且有天照大神保佑着,别人不敢动他,可谁想不动则已,这一动之下几天就消停了。

        解放军这回又真正受用了好几十年没有享受到的“解放”的感觉。

        要说这时候全世界的老大反了多年的恐,按下一个葫芦接着又起了好几个瓢,光在中东油田上逐年添兵,摆了几十万治安军还收不了手。中亚、巴尔干、东南亚、非洲甚至是南美到处都忙得厉害,亚洲这块地方几个地头蛇,或者应该叫地头龙、地头象、地头狗,这些年来个个都长得蛮壮的,已经越来越不太好摆弄了。特别是这亚洲三个大国,中国有结实的核大棒,印度也有吓人的核小棒,日本早就存够了做核大棒的东西,个个都不是善茬子,老大夹中间日子也不好过啊。

        于是这老大思前想后,想要故伎重演。两次世界大战都从欧洲发起,而这两次自己隔岸观火,每回都大发战争财,终于抓住机遇,赚到手的好处足足挥霍了几十年。拿破仑时代的法国和两次世界大战的德国都试图以武力来争夺欧洲的领导权,但历史给欧洲人开了个玩笑:欧洲国家中无论是法国还是德国在最强大的时候都没有武力统一欧洲的实力,反而在每次战争中都让远离主战场的英美占了大便宜。欧洲经过两次大战,人们终于冷静理智,基本学会和平相处了,虽然英国人还不时地使点暗手,美国人也喷喷醋气,德国法国联手起来渐渐成为欧洲大陆稳定的核心,而这亚洲的几股强大势力谁也不服谁,互相之间无法真正沟通——这一点在客观上也容易理解:亚洲这三大国,两个是世界人口超级大国,一个是世界技术和资本超级大国,在资源上存在很难解决的矛盾,而要重新洗牌,正好给这位世界老大一个抽身的机会——如果再能来一次隔岸观火,赚到的好处怕不又够舒服受用几十年?如果能抓住这机会多喝些亚洲人的血,好好进进补,说不定还真能让这已经显出老态的新罗马帝国焕发第二春呢。

        于是,世界老大把自己的势力退了一步——反正又不能在日本驻守核动力航空母舰,而最后的以日本为母港的常规动力航母“中途岛”号现在已经退役多年了,那么多让几个基地又如何?特别是夹在中日之间的就没有必要留着了,只要把着几个最重要的大基地,有随时回来插一脚的地方就可以了。盎鲁撒克逊人是世界上最善于挑起争端,并从中得利的民族。看看世界上的热点地区,从历史上看地球上到处都是他们去过然后又留下了微妙的政治和军事布局留下的地方:非洲的部族和国家之间的边界战争、中东的巴以冲突、印巴的领土争端、中印之间的麦克马洪线、朝鲜半岛的三八线,甚至连中日之间的钓鱼岛问题,都可以看到盎鲁撒克逊人及其后裔所具备的在世界其他民族的之间埋下“劫材”的天才战略本能。

        亚洲这个地方,现在成了一个大号的拳台,台上现在站着两个选手,中间还有一个随时准备吹黑哨的世界第一裁判员,周围是拿着各种棒子和绊子的心怀叵测的观众。

        中国收回了台湾,能不能长这口气,从此突破第一岛链,改变国家的战略安全格局,还要看收回了是否能保得住。中国就是那个被大家逼上去的选手。

        对于日本来说,二战以后老大戴在它嘴上的嚼子终于松掉了,怎么看自己似乎都重新有了“领导亚洲”的感觉。在这个土地极缺的国家,原来驻守美军的基地说什么也不能闲着,好在日本军队是世界上士官比例和素质最高的军队,快速扩充个几倍没有什么困难。日本就是那个和裁判有一腿的选手。

        要说这两个上次没有打够的对手——其中一个是自己内部问题一直没搞好,象一个总在拉肚子的壮汉,没使上劲就被打得很惨;而另一个总觉得是被美国主子打倒的,从来不认为自己输给过那个虚弱的大个子——现在这两位心里都盘算着,要找回些场子来。特别是那个大个子,想不打这一架恐怕还不行,因为人家有自己当然的强盗逻辑:中国自己家里重新装修了一下大门,隔海的这个恶邻立刻就跳了起来,说要“自卫”,整日里拿着棒子在中国的门口晃悠。

        可要说这回要玩真的,双方都还有些犹豫,都觉得自己还没有太准备好。一方收复了关键的战略要地,威胁对手的海上命脉,而且由于台独多年的刺激(这可能是台独唯一的好处了),海空军力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另一方海空军力量准备充分,多年以来以能够控制一千海里制海权为目标,在质量上和战斗力上在太平洋上是仅次美军的强大海上力量。

        先不要说亚洲,就是东亚这块地方,谁是老大还真的很难讲。
        双方开始都比较克制,一方面对手实力不凡是双方的共识,因此互相之间有几分顾忌;另一方面大规模战斗需要大量的侦察工作,需要摸对手的实力部署。

        因此开始的时候试探性的摩擦是主要的。借口好找得很,钓鱼岛成了第一个借口,然后日本叫嚣要把台湾的更多外岛算近来,中国竟然也造琉球群岛的舆论,也搞起了“支持琉球独立运动”,双方斗嘴皮,然后是舰艇摩擦、飞机相撞,逐渐就升级为小规模开枪开炮以至互射导弹了。

        当年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也是逐渐的,小胜就小侵占,大胜就大侵占,最后发展到全面战争。而东方民族的善于模糊界限的智慧也让世界人民叹为观止:当年日本人在中国旅顺赶走了老毛子,然后对旅顺屠城,只留下几个中国人收尸,而中日之间没有宣战……一直到日本完全占了东三省,中国丧失几分之一最富庶的国土和几千万人口,中日之间也没有宣战......最后日本开始进攻北京城了,才算完全进入宣战状态。与此相比,撞掉几架飞机,击沉几艘军舰,只能算两国军队进入了擦枪走火的热身时代,离全面开打还有那么一段距离。毕竟中国的世界最大SU27机队还有很高的妥善率,中国的飞豹还有一些英国人早些时候从仓库里找给中国的老斯贝发动机。中国空军暂时还处在颠峰状态上,而中日海上对决首先是空中的对决。

        黄海和东海在甲午战争以后再次成为世界的热点地区。在这里对峙的“一衣带水”的两个对手磨着牙,叫着劲,互相试探着……


        /*
        作者注:无意更深刻讨论国家形势,只不过作者以为以上是收回台湾以后我们可能面临的局势中的一种。坚决地说自己的推测是一定正确的,那是算命先生的态度,不是科学的态度……
        个人以为台湾问题上中美之间的冲突并不关国家最根本的利益,中国收回台湾对于美国来说少了一张压制中国的牌,少了一个每年送钱的凯子而已,而对于日本,中国收回台湾将削弱其海权的基本能力。台湾虽然还不能让中国就此成为海洋强国,但能够压制东亚的目前实际上的海洋强国。因此中日之间又将回到甲午战争前的那个点上,不同的是中国现在虽然还有很多问题,但却充满活力,这一点与当年不同了。个人以为台独的本质最终就是降日,否则台独不可能生存,收回台湾意味着中日将重新争夺亚洲的领导地位。中日之间残酷斗争,互相削弱是符合美国长远利益的。
        当今世界主流的政治环境其实是西方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是强者得到尊重,是赢家通吃的环境——商业环境如此,世界经济体系如此,国家政治也只能如此。中国在这样的压力下只有越斗越强,才能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地位。
        */
        
进口、国产、海外耳蜗手术医院列表、品牌介绍、价格概览、咨询服务!详见:http://www.33erwo.com/html/zxhd/7290.html

2104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说真话 办实事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5905

具有人气奖助人为乐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9-26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部 决战一千海里 第一章 王牌初现
      (更新时间:2004-5-20 12:00:00  本章字数:14123)




        李致远中校是一个歼击机师的一团的团长。本来,在歼击机师,当飞行团长是很威风的,可是最近李中校心里总有些失落。

        虽然最近由于犯了错误,他被降级为代理团长,可是这并没有影响他美好的心情,而是另外一件发生在师里的事情让他很郁闷。

        想知道原因吗?是李中校郁闷的原因还是他受处分的原因?我们还是先谈谈他受处分的原因,毕竟受处分在先。

        师里从领导到小兵,谁都不否认一团的小伙子们最棒,于是一团早早就从歼7换装歼8II。李致远还记得那时候他刚到一团是如何的骄傲和兴奋。学习航空工程的他,由于有一个好体格,在取得工程学士学位以后投生军旅,立志成为一个优秀的战机飞行员。离开航校后,由于成绩优秀,在航空兵训练基地完成了高级飞行训练,取得的高级喷气飞行专业的学士学位。成绩优异的他没有留校任教,而是要求去一线部队,于是就到了这个师。由于他的成绩好,直接分到全部换装歼8II的一团,在一堆歼6和少量的歼7中,当时飞上歼8II是多么让人兴奋的事情。虽然歼8II不是什么特别出众的飞机,可是毕竟是我们国产的第一种安装了象样的雷达,真正能够全天候作战,并初步具备超视距空战能力的战机。

        可是世事难预料啊。谁又能知道这歼8II一飞就是八年,他由于表现优秀也从一个普通飞行员升到了飞行团长。在这期间,二团在三年前全部换装国产的歼11,那才叫够劲——个头大,飞得远,一个顶几个不说,在空中还特别灵活!从此二团那个平常被人成为“老蔫”的团长齐千里一举改变形象,被称为“老鹰”了!

        不过这也并没有对李中校和他手下的小伙子们造成太大的困扰。反正歼8II飞不了几年了,打台湾也能发挥一下余热,打完台湾换装也是迟早的事情,一团是师里的主力这是改变不了的。不是吹牛,在高空台湾的飞机还真奈何不了歼8II,更何况歼8II大大的机头里雷达早换了几代了,专门用于超视距空战的国产中距离导弹也配上了套,就象长枪手手里配好了长枪,近身格斗虽然不行,但是冲杀起来也不是吃素的——没有人说空战就非要进行缠斗,不许人打了就跑,对不对?要是上了战场,老式的歼8II也能有斩获,那才体现作为师里第一团的实力。

        台湾战役打响以后,那些二炮的导弹和陆军的远程火炮一顿痛锤,台湾就连一条完整的跑道都没有留下来,勉强升空的几十架战机被几百个兄弟“乱弹分尸”——守在在这么狭小的一个空域,要知道对于随便一加油门就跑出上百公里的现代空军战机,台湾空军在平常连正常的训练空域都无法保证,而现在需要的面对射程几十上百公里的各种先进的空空导弹的冲击,就象背朝深渊站在悬崖边与腰里栓着安全带的大个子顶牛一样,是根本没有胜算的。可怜的台湾空军弟兄,只有几个狡猾的家伙逃到了冲绳,个别油足的干脆一气跑到了关岛——那些搞独立的二鬼子不是说过如果机场没有了,台湾的战机可以后撤到一千多公里远的美国干爹的关岛基地继续“战斗”么?撤退倒是成功了几个,继续战斗恐怕就不是这些丧家之犬能够完成的任务。

        由于要同时满足速战速决和尽可能降低两岸人民的损失的双重要求,精确打击的同时是蝗虫一样的小武直组成的空中轻骑兵的近战清除,空军基本上没有捞到什么仗打战争就结束了,结果是一个王牌都没有打出来,取得的不多的战果还经常弄不清楚到底是谁在几十公里外发射的导弹起的作用。

        虽然三团由于装备太破,对台作战没有机会——面对不多的机会,空军的领导们自然是希望手里大把的先进战机能够在实战中多磨练一下。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留给先进战机的机会实在太少,那些参战的空军歼击机部队的兄弟们也没捞到几枚军功章。歼11和歼11BSU30)还算执行了几次精确打击任务,而歼8II连汤都没有捞着,每天就是在岛的东北面巡逻,向周围那些嗡嗡响的苍蝇们宣示中国收回台湾的决心。

        李致远中校带着他的团就一直在执行这些乏味至极的任务。执行了几天后,眼看战场局面完全地一边倒,李中校和手下的飞行员们心越来越凉——看来全团这回要用零战绩结束战斗了。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起意外事故。

        战役一开打,美国人自然要显示一下他们对台湾的“支持”,但是又不太好直接宣战,要知道现在大部分的航母都坐在海湾那个火盆子上,出兵伊拉克一拖好几年,总统都换了两任了也没有最终搞定,地球上用得着美军的地方多去了,要立刻对台湾进行实质支持不投入大部分的海空力量是起不了太大作用的。美军的原则是没有必胜的把握是不能随便出手的,不管怎样,让台湾先消耗一下大陆,摸摸解放军的底牌也是好的。可是台湾的军队也太不成器了,还没等到大家采取什么实质的行动就已经只剩出的气,没有进的气了。而在台湾问题上绑定联合国显然是不可能的,联合北约的盟友也没戏,只好先在台湾附近飞一飞,走一走,显示一下自己的“存在”。

        美国这时候还在冲绳基地有驻军,每天基地都派F15战斗机和各型号的电子战飞机和电子侦察机在台湾东面进行武装游行。从中国沿海机场起飞的歼8II和一些歼11也对应在台湾东捕沿海上空进行陪同游行,双方在世界舆论的一片“忍耐、克制”的呼声中还算从善如流,没有做出太过火的行动。特别是双方的战斗机,尽量保持在一个相对安全的距离上,以免擦枪走火。

        过不多久积极要参与“协防台湾”的日本也派飞机参加这个武装游行,“展示力量,以示声援”。日本派出的是世界最优秀的反潜飞机——P-3C“奥利安”陆基远程反潜巡逻机。说起P-3C,其实大家并不陌生,当年撞落海军航空兵王伟中校的歼8IIEP3电子侦察机和这种飞机其实是同族兄弟,两种飞机都是同一种远程运输机改装的,不同的是一种安装的各种反潜装备和武器,另一种安装的是电子侦察和监听设备。

        这一天是李中校带着僚机郑大江中尉在例行巡逻。两个人从福建的前线机场起飞,半个小时后就越过台湾海峡和台湾岛来到台湾东面,然后降低了一些高度,沿着海岸线飞行。

        “到达3号地区,开始巡逻。”李致远报告。
        通话频道里塞满了各种杂音,偶尔有一些半生不熟的中文,对着飞行员开玩笑。经常担任巡逻任务的两个人早已经习惯了,而且作为老手他们并不着急启动加密频道和备用频道。这样做也是故意让大家都了解一些情况,以尽量避免擦枪走火的机会,毕竟要全面开战不是军人们决定的。

        几天来双方很快形成默契,大家尽量保持距离,在离岸一百五十公里左右的地方“展示各自的存在”。双方都很紧张压抑,这重种情况下反而都很小心,没有谁有心情玩惊险的技术,以免对方发生误会。

        很快两个人就看见了今天来了“新朋友”,一架背上为白色,肚皮为浅灰色的P-C3“奥利安”反潜巡逻机正沿着距离台湾海岸线一百公里的地方自北向南飞着。飞机后腰上漆的巨大的红膏药标志在晴朗的空中特别显眼,仿佛靶场上靶子的红心。

        大概是感受到老主子撑腰,今天这位表演者觉得自己应该显显威风,竟然占着中国战机习惯飞行的巡逻线路。当然,它这样做也许是不远处联合支援的美军故意安排的。反正不管是什么原因,它让李中校和郑中尉觉得很不爽。

        “红箭2号,你从内侧靠上去,我在后面掌握形势。”李致远心里一边骂着来凑热闹的不知死活的家伙,一边通知僚机按照预定方案行事。

        僚机郑大江一边答应一边轻压驾驶杆,收了收油门,降低高度和速度靠了上去。同时,李致远也降低了速度,但保持一定的高度,在后上方一千多米处跟着。

        P-C3故意飞得比较慢,时速大约是350公里,歼8II是高空高速战机,在这个速度上操作性很差,而且由于歼8II用的是涡喷发动机,如果维持在这个速度上发动机效率很差,耗油很快。好在考虑到是巡逻任务,真正要是开战一个战斗机机组起不了太大作用,因此每架战机只挂了两枚近距离格斗导弹,另外却挂了三个副油箱。

        郑大江的飞机接近P-C3的左侧大约150,沿平行的航线飞行。一边飞一边用公共通信频道警告:“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省专署经济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外国航空器不得在此进行威胁我国安全的军事活动,请注意你们的行为。”

        按照预案,郑大江并不打算伴随的时间很长,仅一分钟后他就加速飞过,然后拉起回转,接着李致远加速从100处掠过,几分钟后两人将转到P-C3后上方再来一次。这些动作象排练好的体操表演一样,大家做起来很娴熟。

        正当郑中尉再次进行例行警告时,意外发生了。在这个距离上P-C3要来撞郑大江当然不太现实,而且在这个特殊时刻,如果一旦撞到郑大江,后面压阵的李中校开火的可能性很高。不过这架反潜飞机不知道是有菜鸟操作失误还是故意而为,发射了一个探测潜艇的声纳浮标。这个行为具体的原因难以判断,因为接着的一个“意外”使当时人永远失去了解释的机会。当然,这个声纳浮标被随后高速赶到的中国海军舰载直升机捞起作为证据。

        这种明显的军事侦察行为自然引起了中国飞行员的高度重视。在很近的距离上看到这一切的郑大江一边警告一边拉起,而尾随接近到大约三千米距离的李致远则按照高级危机状态下的“游戏规则”,用雷达锁定了这架P-C3

        简单地说,雷达在搜索目标的时候信号的工作方式象扇子,这样能够快速扫描一个大的区域,而要发射导弹前就会会聚一束强力电波对准搜索到的目标,就象舞台的聚光灯紧跟主角转动一样,以精确测定目标的有关运动参数,为武器制导提供条件,这就是跟踪锁定模式。而强力雷达波集中到目标上时,目标飞机上安装的雷达告警器同时也能发出报警并报告雷达波来自的方位。其实这种互相锁定的把戏是战斗机飞行员们在这种对抗性质的巡逻任务中经常玩的把戏。

        P-C3的乘员有些慌了,毕竟从来没有真正打过仗,雷达告警装置还是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提醒自己随时可能被击落。很显然,他们立刻申请其它飞机的支援。

        当然它不是孤独的,美军还是很够意思的,已经接近到十几公里外的一个支援分队,对这个空域进行监视,分队中一架大型的EC-130H“罗盘呼叫”电子干扰机以其强大的干扰发射能力可以进行“防区外电子压制”,在这个距离上发出巨大的干扰压制信号更是能量充足。EC-130H2004年以后经过了最新改进,新一代电子干扰机能够覆盖从20MHz4GHz宽广范围内的频率,加上P-C3启动了自己的自卫干扰系统,立刻使歼8II已经过时的雷达有些晕了,要不是距离足够近,而老式雷达的功率还不小,可能就什么也显示不了。不过虽然还在显示目标,但是由于各种干扰逐渐被调整得越来越有针对性,雷达显示屏上开始出现双影,甚至更多的“目标”,这显然是电子干扰设备发过来的欺骗信号。不过在这么近的距离上,飞行员完全可以不依赖雷达而目视完成攻击,因此李致远并没有启动抗干扰模式,而是让火控计算机按照老式雷达的工作方式继续运行。不能这么简单就让老美躲在一旁的电子侦察机把雷达的一些特殊参数弄到了,要想知道得更多得付出更多代价才行。

        李致远一边在心里咒骂着,一边通过通讯频道警告这种挑衅行为,立刻通讯频道里充满杂音,仿佛在嘲笑他。他开启了紧急频道,想和后方联系,一句话还没说完这个频道就被阻塞了。显然美国人的支持工作干得很卖力。事后中国有关方面因此指责美国方面这种行为是火上加油,而美国人则对中国方面通讯手段的落后表示遗憾,日本方面则指责这是中国人故意的……各家念各家的经云云。

        这个时候李致远还可以利用飞机背上一个指向性很强的超高频卫星通讯天线通过卫星进行中转通讯。这种通讯方式方向性极强,还是很可靠的,不过由于卫星转发带宽有限,同时支持的用户数量受到限制,而最近这种需求好象很多,连接的时候需要等待一会儿,象大家轮流拨号一样。

        综合信息显示器上出现“卫星信道接入中,请等待…”
        人说“好事成双”,意外也是如此,出了一个就会接着再来一个。这个时候,出于各种技术上的巧合,要么是由于电子设备在强干扰下除了无法解释的问题,要么是通讯中断导致飞行员对形势误判,当然也可能是飞行员故意的——这一点当事人自然不会傻到去主动承认,反正这些争议成就了很多媒体的“特邀评论员”,口水和墨水估计消耗了好几吨——这是后话了。总之,当时在这短短的从被主动干扰到通讯失去联络的数秒钟以后,李中校的两枚“霹雳8B”格斗导弹突然一齐点火发射。

        “霹雳8系列格斗导弹是仿制以色列“怪蛇”的格斗导弹家族,其特点一方面是有极好的机动性,另一方面是分量足够大,120公斤的体重在格斗导弹里有些胖,10公斤以上的战斗部威力也很足。在这么近的距离上,虽然干扰电波满天飞,但是红外格斗导弹很容易就击中以“龟速”前进的巨大目标。虽然P-C3“奥利安”的个头达到六十多吨,但是也禁受不了两枚霹雳8B的直接命中的打击。在左右两翼各有一台发动机同时被击中后,飞机燃起了大火,继续前行了一段距离后左翼折断,飞机翻滚着,很干脆地拖着浓浓的烟火跌下海去,在水上溅起一个巨大的浪花。

        李致远和郑大江立刻加速、爬高、撤退——按照团里反复演练的紧急状态预案,一旦发生擦枪走火的事件,巡逻小组一方面要及时报告,同时要立刻撤退并脱离接触,以减少事态进一步失控的可能性。

        结果这就称为歼8II服役以来第一个确定的战果,而且是台湾战役中唯一确定的战果。由于P-C3“奥利安”当时机组人员为11人,全部随机体沉入大海,后来赶到的中国海军救援船一个也没有救到,这样李致远中校又创造了一个记录——在台湾战役的空战中杀死人最多的飞行员,也是整个战役中唯一的一个击落飞机但是没有得到军功章的飞行员。

        事情的缘由就是这样的,李致远中校由于在台湾战役中创下若干记录而成为最受瞩目的被处分人物,刚刚提升为团长的他降级为大队长,而该团没有副团长,因此仍然由李致远中校担任代理团长。由于大部分功劳都让导弹部队和陆军新搞的空中轻骑兵部队抢走了,空军所有的参战人员立功的也不多,因此这独一份处分不仅让人瞩目,简直有些让人嫉妒了。这个处分并不是困扰三十出头的雄心勃勃的李致远中校的原因,李中校的地勤技师更是殷勤地在他的座机的机舱下方画上一个表示击坠的红五星标志。

        人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虽然一团开的歼8II战斗机比不了二团的歼11,可这不还有三团吗。三团集中了剩余的歼7,后来甚至还补充了一些高级教练机,才勉强凑够了一个团。三团的王团长虽然嘴上常提以劣胜优,可是大家心里都把他当成了第三世界,在他的名字王实两个字中间加了一个字,都称呼他为“王老实”。而且师里确定了不成文的规矩:军官们私人聚会的时候,尽量不让三团的人付帐,算是大家心里表示歉意的一种方式吧。

        可是这第三世界也要换装了,这次一步到位,全部换歼10——你说这老一团一下子沉沦到了底,心里能好过吗?为此李致远郁闷至极,全团飞行员情绪也很大,他多次往师里甚至是更高领导那里跑,表示只要能全团换装新飞机,自己哪怕只当普通飞行员也行,可千万不要让自己犯错误拖累大家。领导的回答却很明确:正是由于一团战斗力强,因此被调去参加光荣的台湾战役,而三团为了抓紧时间提升战斗力,不让装备等人,才在一团前面换装。当然,领导也承诺有机会一定让一团尽可能早地换装。李致远知道领导虽然这么说,可是自己这个团要想马上换装,根本不是自己认识的师级和军级领导说了算的。

        这几天从高级训练中心接回最后一个歼10中队,三团长手下的建制就齐了。最近王老实这人特别好说话,以前咋没注意到这位老兄这么大方?现在是见人就要请客,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最近发了——下班后的李中校一边慢慢地往营区外走着,一边在心里想着,既然人家这么大方,今天自己放血在高级酒楼请客,怎么也要对得起他的一片好心。

        有兵痞道“空军洋,陆军土,海军都是大流氓”,这话不完全对但也有些道理,更何况这回坐的都是各团的正副团长和政委。王团长现在还能不识趣?烈性酒对于这些注重保养的人是不能喝的,高级红酒多来几瓶是自然的。王团长大半个月的薪水眼看就不保了,可是人家心里痛快。

        说实在的,老王也不容易。其实这几个团长年龄相差不大,都是新一代知识型军官,正当三十到四十这个年富力强的黄金年龄段,谁比谁又差多少?

        “新飞机真不错,虽然没有歼11那么大,但座舱里也足够宽敞,这回我可算脱离苦海了。”老王喝了口酒,幸福地品味着。大家知道老王是山东汉子,身高近一米八,这几个团长中个头最大,再加上这几年多吃了些弟兄们的“心理平衡饭”,显得身高体胖,又高又胖的他坐在歼7狭小的座舱里很吃力,驾驶杆在腿上都磨出了伤疤。

        “现在的小伙子们个头都越来越大了,老王,他们才有福气,不用再受你这个罪了。”齐团长笑道。其实中国人体格越来越大,反应并不是越来越慢,这也与营养提高有关系,不是还出过在NBA打球的巨人一样的姚明么,他可比中国历史上的大个子中锋都要灵活得多,比大个子老外都不差。现在新一代飞行员招收的时候身高限制已经大大放宽了,新来的有一米八五身材的,还特别受二团齐团长的欢迎,歼11宽大的座舱很适合这些大个头。

        “不过老王你最近可瘦了不少。”李“代”团长道。
        “那是当然,最近我可是忙着提升自己的能力,新飞机确实有过人之处,要求也高了,”老王挽起袖子,指着胳膊上很多细微的小血点:“歼10的机动性实在太好了,训练中飞高G的机会很多,我们团里很多人都有轻微的毛细血管破裂现象。我要不是拼了命锻炼,恐怕第一个被淘汰的就是我这个团长。”

        “你们都好了,可是我们团飞歼8都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换装。”
        “不会太久的,谁不知道你们是主力团。现在这局面,迟早要跟日本干上一仗,你们团有那么多好飞行员,大多人都在我团里接受过歼11的改装训练,换新战机是必然的。”齐团长的口气不容质疑。

        “我推测一团可能会换新一批的国产歼11B,因为你们的海上训练水平也高,歼11B兼顾制空、制海、对地打击,是最适合你们的机型。好飞机没有好飞行员开只是浪费钱的摆设而已。”这是王团长的分析。

        渐渐地李致远的心情也没有那么郁闷了,战友的情谊和温和的红酒让他的心情放松起来。是啊,一团毕竟是师里的王牌,领导们不会忘记这个优秀的团队的。想想那威猛的歼11B,光各种电子设备就有近三吨重,新改进的雷达抗干扰能力极强,同时能够跟踪几十个目标,锁定八个目标,还有强大的红外系统,下次见到小日本还不玩死他们……
        “喂,你怎么光在那里流口水,不吃菜啊?”
        李致远猛醒:“老王的笑容怎么看起来这么贱?不行,我要吃穷他!”

        ……
        “东海撞机事件”之后,接着是“钓鱼岛军舰相撞事件”——由于平民的保钓活动已经非常危险,中国海军派军舰来执行巡逻任务,自然就与日本海军相撞,由此引发东海危机。事态逐渐有些失去控制,日本不仅要钓鱼岛,而且还关切“台湾政权和人民的前途”;中国也一定要钓鱼岛,同时也关切“琉球人民的自决和自治权利”。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两国军队也就不用客客气气了,现在在战略上是明确的——如果中国胜了,能够最终保住台湾同时还能遏制对手的战略封锁,打破对手所谓的“一千海里制海权”,而中国如果失败,结果可能正好相反。

        现在的形势是谁掌握眼前这片被叫作“一衣带水”的海洋,谁就掌握民族的命运和前途。这一点与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又是一样的。
        要得到这片海洋的控制权,就要先控制这海洋上的天空,这一点又与那时有点不同。

        双方以极高的效率开始划分各种“禁飞区”、“禁航区”,都想以自己的军事存在挤走对方的军事存在。
        两国空军鼓起翅膀,在海上为国家命运而战,这一点很象二战时德国和英国之间的不列颠大空战,国家的命运决定于很少的人。虽然这次空战的结局不一定以对方的本土被占领为最终目标,但是仅制海权的易手就能决定国家以后的前途。

        现在的中国空军是豪迈的。在这十多年里,由于有收回台湾、改善我国战略安全形势的压力,中国空军得到了很大发展,而且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这个发展势头得到有力的支持。现在的中国空军拥有数量达到三百多架的歼11A/B(Su27/Su30),是世界上装备S27/30家族战斗机数量最多的国家,而且这些战机中大半都很新,这些战机在性能上完全能与日本的主力制空战斗机F15家族相比;另外开始批量列装的歼10战机数量也上百架,FC1轻型多功能战斗机也有上百架,这些战机的性能与日本改进自F16F2多用途战斗机基本相当。

        日本方面空忧作战的主力是F15,而现在的F15也经过了2004年以来的第三次批量改进。按照日本空军对F15 战斗机实施的MSIP改良方案,将近100F152004年开始实施批量升级换装APG63V雷达、换装中央任务电脑、换装电源系统。经过类似换装改良计划,F15 甚至可以攻击巡航导弹目标。航电总体水平优于目前中国空军装备的歼11ASU27SK)和歼11BSU30MKK)。但是,中国也将开始在同一时期对歼11A、歼11B进行现代化改装,换装新的任务电脑,多通道武器控制系统、被动式电扫描阵列天线,可以使改良后的雷达系统同时跟踪12个空中目标,并且攻击其中的6个,而且还同时可以跟踪地面目标。

        客观上讲这时候歼11在航电系统上仍然稍微落后于F15,但是在机动性上则相反,可以说双方完全在同一个技术水准上,而且在总体数量上也基本相当,中国还占有大约300200的数量上的优势,加上中国生产很慢的歼10,而且日本同样生产也不快的F2,这个数量优势大约是400300。这样两个实力相近的对手该如何较量,中国空军没有经验;日本空军也没有;美国空军没有;以色列空军其实也没有;俄罗斯空军不用说,当然还是没有。

        现在最热门的“禁飞区”和“禁航区”在台湾东北方的海上,这个区域包含了著名的钓鱼岛。
        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双方都不会把昂贵的海军主力舰艇放到这样的热点地区硬碰。因此几艘高速巡逻艇在海上演戏,而空军则开始了全面的试探性战斗,一切不过是为了一个无人岛上国旗的更换,看起来象小孩子玩的军棋游戏,以抢夺军旗为胜负标志。只不过这个游戏由国家的军队玩起来,自然显得凶险无比——日本玩输了不过是失去了本就不属于他们的东西而已,中国要是玩输了,失去的岂止是一个钓鱼岛?这时候已经不简单是个面子问题了,在双方日渐狂热的民族主义情绪下,政府只能骑在战争这只老虎背上走下去。

        现在只要双方要派人登岛,空军就必然要象古代骑士一样来一场决斗。经过几次较量,大家很快发现现代空军在种战斗中,机群的数量一定不能太大,因为双方在前几次作战中都出现过由于过于集中兵力而被对方远射程空空导弹占了很大便宜的现象。飞机的速度越快、性能越好需要的作战舞台就越大,在空间上空战兵力密度就越低。
        这种争夺一个指定地域制空权的任务就是小群空战的舞台。

        李致远中校所在的歼击机师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这一场“空中圈地”较量中。不过这初战的头几阵李致远中校肯定是没有份了,虽然他歼11飞得不比齐老鹰差,但是却没有那么多飞机给他。即使培养一个歼8II这样中型全天候战斗机飞行员,也需要高达1400万人民币的成本,而培养歼11多功能重型战斗机飞行员,则需要5000万人民币,两个机种都能飞则合计需要6000万培养费![作者注:歼8II和歼11战机飞行员培养成本为中国空军招收飞行员的公开宣传材料申明内容]这样昂贵的飞行员怎么能是消耗品?因此本着航空兵首战用精兵的原则,中国空军绝对不会一开始用二流的飞机去消耗飞行员,而是上来就用最好的,要打出个“以优胜优”。

        为了争夺这次局部战争的胜利,中国空军还派出勒YJ-1A型预警机。这款中国以俄罗斯A50重型运输机为平台自主设计的“争气机”是中国第一代批量生产装备的预警机,性能虽然不是世界最好,但是足够用了,飞机背上背着的巨大的三面相控阵雷达能够发现300公里外的低空飞行的小型战斗机目标,可以同时监视数百个目标,并通过数据链系统引导机群投入空战。

        日本的E767预警机采用美国E3的技术,融合美日最先进的电子技术,而且在预警机的使用和指挥训练等方面比中国的经验要丰富得多,因此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这个优势并不明显。至于日本的E2预警机,性能上不如YJ-1A,不过装备数量很多,有近20架。

        现在战场信息对于双方来说是“双向透明”,两方的战斗机群都不用开雷达就能够通过预警机了解整个战场形势。

        美国的第三代战机是在实战取得超视距空战成果最多的,绝大部分的战果都是在己方掌握绝对优势的战场信息权,在预警机的指挥下完成的,根本不用战斗机的雷达去发现目标。战斗机的雷达主要完成琐定和引导空空导弹这样的火控任务,打下对手就象正常人打倒一个瞎子一样,并不真正考较空战技术。现在双方在这种“海上边境冲突”的局部战争中,面临的是对等的局面,关键就要看飞行员们的技术了。

        双方连续打了几场空战,规模逐渐从双机、四机到八机,甚至各有十几架参战。一切都按照世界各国空军理论上研究的第三代超视距空战与近距离格斗相结合的理论方式完美地进行着,双方都是在接近到一百多公里多锁定对方,然后歼11发射俄制R77系列或者中国自制的SD10系列和霹雳系列,F15则发射美制AIM120系列以及日本的AAAM-4,这些都是射程为近百公里的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虽然这些先进的战机都号称能够同时锁定好几个甚至上十个目标,不过大家谁都不是笨笨的火鸡,会排着队让你来打,而是制导导弹飞行一段距离后,甚至都来不及制导到导弹的主动引导头开机,而是让导弹自己按照惯性制导系统前飞,然后大家都忙着进行超视距机动——主要是剧烈的横向机动,总之是让自己的飞行方向猛地与导弹来袭方向尽可能垂直,来使导弹锁定失效——即使最伟大的电影导演也无法在一个画面中展示这种隔着好几十公里远的双方几乎同时跳起的诡异的死亡之舞。远程空空导弹以10%左右的命中率结束第一阶段,然后双方都以混乱的阵形绞杀在一起,进入近距离格斗导弹的范围,有时能够小范围配合,但经常也需要各自为战,然后在自己的接应分队的支援下撤离战斗。格斗交换比基本上就在11上下浮动——双方同样是经过良好训练但缺乏经验的优秀飞行员,同样是性能优良的第三代制空战斗机,谁比谁也强不了多少,也笨不了多少,这样的作战就象掷骰子一样没有什么花巧。


        [作者注: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超视距空战中躲避导弹的原理。由于导弹必须要通过载机或自己的雷达发射的电磁波按照多普勒方式锁定对方,所谓多普勒方式锁定,可以这样解释:如果你站在铁路边上,如果远处开来火车鸣笛接近,那么声音听起来比较尖,如果火车离去,鸣笛声就低沉得多,声波的频率变化的测定就能测量火车和你之间相对运动的速度;但是如果你站的位置垂直于铁路线而且足够远,那么你和火车之间声波的波长变化就不能形成足够的多普勒压缩或者拉伸关系,就不能通过这种方式“锁定”你和火车的相对运动关系。也就是说,只有迎头接近或背向离开的时候远程雷达锁定才是最有效的,而相对运动夹角越大就越容易使雷达上的目标“消失”。不过这种超视距躲避采用的横向机动动作虽然能够使对手的超视距导弹脱靶,但是对于格斗来说这种姿势等于中把自己的肚皮或脊背送给对手,而由于空战中双方的接近速度极高,采取横向机动后就使自己在立刻接下来的格斗战失去最需要的占位主动权。因此拥有超视距作战能力的一方发射远程导弹以后,即使不能奏效也能够使自己在格斗中占据巨大的优势,所以如果有中远射程的导弹不管打不打得中都一定要打,如果双方都打了,那么大家都把弱点展示给对方,自然也就扯平了。打个更简单的比方,躲避超视距远程导弹就象两个互相接近的古罗马战士,双方先对着对手投出远射程的标枪——要躲避标枪,绝对不能迎着标枪硬冲或者掉头逃跑,最把握的动作是横向跑动,当然这个过程中双方仍然在接近,然后就该抽出短剑决定谁能够看到明天的太阳了。]

        几场这样的战斗下来,双方各有损失。
        李致远现在在桃园空军基地的指挥中心与大家一起焦急地等待着。今天出了大事情,齐团长带的机群为了掩护我方的歼轰7飞豹战机突击鬼子的“保钓舰队”,在与鬼子较量的时候打出了一个惨烈的43,自己一方八架战机被击落四架,包括齐团长本人在内的五名飞行员失踪(齐团长的座机是双座带有最新型号雷达的指挥型)。

        想到自己没有份,看着那不争气的歼8II,李致远心里更是无限焦急。一连几天,一旦有时间,没有值班的飞行员们就在一起讨论对策,大家都想报这个仇。李致远等一团的飞行员更是整天在一起仔细研究这段时间的战例。

        “老实说,在这样的战场环境对双方都是透明的情况下,飞机和导弹性能也都差不多,这简直就是明着下军棋嘛。”郑大江跟着老上级看了好几天材料,图都画了一摞子,觉得没有什么好办法。

        李致远听了以后,心里似乎有一些感觉,可是就是不太真切。他总觉得似乎在这里能有点什么突破。“小郑,去找一副军棋来,我们俩下一下。”

        “早就该休息一下了,我都有好几天没有打游戏了…基地里不能联到互联网,要不在网上下还是不错的…”郑大江一边嘟噜着一边出门去找军棋了。

        不一会儿,郑大江把军棋找了回来。他放下军棋,道:“头儿,我知道你要军棋还是想琢磨点什么,不过我们两个先下盘翻棋轻松一下如何?”
        “等一会儿再轻松,我好象想到了什么。我们先照你说的下明棋如何?”
        两个人开始摆棋子,结果发现不管怎样,两人都不可能把军长摆在司令前,把师长摆在军长前——最后两人的局面一定是按照同归于尽的方式顶牛。
        “这多象我们现在的局面啊。”李致远叹息道。
        “是啊,美国人这些年战无不胜靠的就是信息单向透明,就是你在明我在暗,自然能在排兵布阵上占尽便宜。就象作弊一样,他们赢得太轻松了。”

        “要是全部在暗,那么应该是传统的下法。”李致远把棋子一个一各地竖起来,突然,他道:“不对,现在远不是所谓全部明棋,我们还有‘暗’的机会。”
        他飞快地把所有的棋子摆好,然后道:“这才是现在战场的态势,我们是在接近的一瞬间…”他停了停,突然把两边第一排棋子用手抹倒:“在进入有效侦察范围的时候,这些实力是这样一下自暴露的,然后随着双方的接近,后面的实力逐渐暴露。”他用两手同时把一排排棋子放倒,“这才是我们现在的半明半暗的军棋规则。”

        “我明白了,这样我们还是靠自己布局的合理性,然后在开战时间推移过程中一层层显露双方的实力。这样在开赛前我还是不知道你的棋子是如何安排的,但是一开赛我就知道你第一排棋子的实力…”

        “不错,你小子有了我八成的功力。”
        “难道我还有什么地方没有弄清楚吗?”
        “这你就没有看出来吧?你就算知道了我第一排棋子,但如果他们都是战斗机的话,你恐怕不能通过预警机知道他们的武器配置吧?”

        郑长江立刻恍然:“团长,我们还可以在这方面来点阴的。”
        “是啊,我早就对这些呆板的战术和所谓‘标准的武器挂载方式’很不满意了,小日本一向战术死板,这种事情怎么能发生在我们这些最聪明的中国军人身上。”
        “是是,我们团长是最聪明的飞行员了…”

        当天晚上,李致远和师长、参谋长等领导在一起讨论了一夜。
        几天后,李中校带领八架歼11出击了,这些战机全部是从二团“借”的。
        李致远带领的机群都没有开雷达,在预警机的支持下,他们通过数据链“看到”整个战场形势,双方这一批各有8架战机参战,对方与己方一样,排成前后各四,相距不远的梯形阵型,双方的战机就这样从数百公里外互相接近。

        李致远中校带领这个借来的机群就是为了试验新的战术,这个战术后来以“齿轮战术”命名,成为中国空军在第三代战机的运用上第一个战术发明。
        接着是一个这段时间经常见到的中国空军典型空战阵型,前面六架,后面两架,对方已经知道中国空军的后两架习惯上是指挥机——但这回并不是这样,不过这个变化似乎不算大,真正的大变化是阵型最后接战的一刻的“火力摊牌”。

        逐渐接近了…李致远一声令下,阵型的斜度拉大,两翼各有一架战斗机突出到了最前面,如果能近距离观察,可以发展这两架战机的挂载十分变态:除了翼尖的两枚格斗弹,挂了六枚远射程的中距弹——要知道大家这段时间的经验表明,中距弹的命中率并不高,而且如果对方飞机不多,大家密集发射几十发还很浪费,因为这些导弹不仅价格贵而且重量还很沉,如果没有机会发射完,格斗的时候还不如格斗弹好用,而且还影响机动性。因此现在一般都是四发格斗弹,两发中距弹的典型配置,这样飞机的机动性还好。

        挂满中距弹的打头的两架就是第一拨“齿轮”,进入射程后就十二发中距弹几乎是同时射出,现在的歼11同时制导一下六发弹,分配一下目标没有什么问题,这两架战机就相当于原来整个机队发射中距弹的火力,而释放这些火力后他们载荷大大减少,可以做出最激烈的机动动作来保命。

        这时李致远亲率居于阵中的四架战机已经拉开了一些距离,第一组发射完导弹过了几秒后李致远带头加速蛇行前进了一段,然后高速大角度俯冲,机头迅猛地一沉,血液猛地上涌,他眼前轻微地一红,几乎是垂直向地面扎去,然后他猛地拉起,机头抬起的时候他感到血液突然从眼中抽走,头部由于失血而看到的景物都失去了色彩……向下俯冲一方面使对方雷达锁定信号可能失效,另一方面空空导弹在低空高密度的空气中由于阻力大,能量消耗快,而飞机则由于可以得到喷气发动机持续的推动将得到更好的摆脱导弹的机会。当李致远带的四架战机还剩三架的时候,仍然保持格斗队形的他们接近了由于躲避中距弹而拼命做横向机动的对手,面对对手“柔软的下腹部”和“热呼呼的屁屁”,李致远瞟了一眼翼下清一色的八枚格斗弹,满是汗水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残忍的微笑。讲究不同火力配备互相协同的齿轮战术终于使我方占了几秒钟的先手!

        几乎在同时,还在对方导弹射程外的最后两架战机作为最后一个齿轮全力加速赶上来,分头去保护第一个齿轮的两架战机的后部,对试图偷袭这两个前锋的敌人实施“反偷袭”,他们俩按照标准的两发中距弹,四枚格斗弹挂载。

        此战成为我军新一代王牌飞行员的奠基之战,李致远中校的齿轮战术第一次出手就捞到了26的辉煌战绩。这其中只有一架是在“反偷袭”中用中距弹命中的,而其余所有的战果全部是中间的格斗分队用格斗弹获得的,其中李致远个人更是完成了一战命中三元的第一个帽子戏法。
        


进口、国产、海外耳蜗手术医院列表、品牌介绍、价格概览、咨询服务!详见:http://www.33erwo.com/html/zxhd/7290.html

2104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说真话 办实事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5905

具有人气奖助人为乐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9-26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字数太多,不大好发,我还是提供下载吧,请大家下载后看。

大家可以使用“电子小说阅览器”帮助观看,该软件的下载地址是 http://bbs.cndeaf.com/read.php?t ... D3%D0%A1%CB%B5.html

决战一千海里.doc

406 KB, 下载次数: 42

进口、国产、海外耳蜗手术医院列表、品牌介绍、价格概览、咨询服务!详见:http://www.33erwo.com/html/zxhd/7290.html

19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421

灌水天才奖

QQ
发表于 2010-9-27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写得好长。
可惜是小说啊……

2104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说真话 办实事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5905

具有人气奖助人为乐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9-27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中日本反潜机投声纳浮标的章节,很象以前的一部军事小说,回头把这个小说发上来给大家看看
进口、国产、海外耳蜗手术医院列表、品牌介绍、价格概览、咨询服务!详见:http://www.33erwo.com/html/zxhd/7290.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5-2-25 11: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