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49|回复: 0

聋哑家庭里走出的大学生

[复制链接]

1369

主题

3495

帖子

3557

积分

vip会员

苡菠芝茗

积分
3557
发表于 2010-8-31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工地上,袁抢军挥汗如雨。作为聋哑人的他听不到机器的轰鸣声,但他的心情是无比欢喜的,因为宝贝女儿袁菊珍今年考上了大学。

        爸爸妈妈都是聋哑人,外公外婆教她说话

       袁抢军和爱人都是聋哑人,1991年,他们生了一个健康可爱的女儿,现在一家3口住在高淳县淳溪镇镇兴路一套4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

       今年19岁的珍珍开朗大方,说话时总带着淡淡的笑容。采访时,珍珍的母亲一直坐在旁边,微笑着看着她。珍珍说,小时候,爸爸妈妈在外上班,她白天待在外公外婆家,他们教她说话。会开口说话时,她就会打手语,她要喝水、吃饭,都得打手语跟父母表达。
  
        珍珍上幼儿园时,父母在她的脖子上挂了一把钥匙,她每天出门都要带钥匙。有一次,她忘了带钥匙,放学回到家门口时大声敲门,可是父母听不见。她把耳朵紧紧贴在门上,听到屋子里的脚步声走近后,她再拼命敲门,可他们还是听不见。珍珍又爬上窗户,往屋子里扔东西,父母还是没有反应。她在门口等了很久,直到天渐渐黑了,爸爸神色焦急地打开门张望时,才发现了她。

        上小学后,珍珍常常看到其他同学和父母一起有说有笑,而自己的父母却是聋哑人。“那时我很自卑,害怕被同学瞧不起,就不让爸妈来学校。”珍珍说,有一天放学时下大雨,爸爸出现在学校为她送伞,他打着手语,着急地向同学询问她的教室。回家的路上,大雨一直在下,爸爸一直护着她。“当时我觉得自己太傻太自私了,只想到自己,完全忽略了父母对自己的爱。这件事以后,我突然长大了,父母聋哑并不是丢人的事。”珍珍说。

         上小学起就担任父母的“翻译”,负责联系家里的“大事”

         珍珍记得,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她就开始担任父母的“翻译”了,家里的“大事”都由她来联系。比如,到居委会办理困难家庭补助申请、找工人修理水电……有一次,她和妈妈一起去买菜,蔬菜8毛钱一斤,妈妈打手势跟摊主还价说5毛。摊主很不耐烦地说:“跟你讲也讲不清楚,不卖不卖,走开!”珍珍含着眼泪拉着妈妈走了。从那时开始,她便暗暗发誓,要做好爸爸妈妈的“翻译”,保护他们不受别人欺负。

          袁抢军和爱人都没有文化,在珍珍的学习上,他们帮不上忙。但珍珍写作业时,妈妈就会坐在一旁,静静地陪着她,看到女儿中途休息时,会赶紧给她递上水,端上准备好的点心。珍珍很争气,从小到大,学习成绩都不错,中考时考上了高淳高级中学。夫妻俩一直以有这么一个乖巧懂事的女儿为荣。社区主任杨萍告诉记者,袁抢军常在老邻居们面前“夸女儿”。她每次到珍珍家,袁抢军都拿着女儿考得不错的试卷给她看。

          为给女儿挣学费,爸爸烈日下扛砖头挑黄沙

          珍珍的妈妈原来在一家福利工厂上班,后来办理内退,现在每个月有600元的收入,爸爸在外打临工,一家人过得十分节俭。有一年妈妈过生日,珍珍买了一支眉笔给妈妈做礼物。妈妈一再“询问”买眉笔的钱是从哪儿来的,珍珍才不得不说出,这是她攒了两个多月的买早饭的钱。

          今年高考珍珍考了345分,被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录取。为了挣钱给女儿上大学,袁抢军到一家工地做小工,每天有50元的收入。“那些天很热,爸爸晒黑了,也瘦了。”珍珍说,爸爸每天晚上回家都给她“说”工地上的趣事,但从来不提自己有多累多苦。有一次,亲戚无意中跟珍珍说,父亲在工地做事很不容易,因为没有技术,干的都是扛砖头、挑黄沙的体力活。因为父亲听不见,还常常被训斥。有几次,工头都不让他干了,但他拼命打手势哀求,女儿要上学,他很需要这份工作。

          再过10多天,珍珍就要开学了,学费要7000多元。为了帮她顺利走进大学校园,市慈善总会、好心的亲戚朋友都向这个低保家庭伸出了援手。

    本报通讯员 邢光理 胡玲华 朱华

    本报实习生 杨逸 本报记者 许琴
                            [move]讓風吹走伱啲嚘矁,讓雨洗掉伱啲烦惱,讓陽桄帶給伱温煗,讓月亮帶給伱温馨,讓美好啲論墵帶給伱開心!  ьō啵吇Ζǐ[/mov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签到|Archiver|版权|手机版|听障论坛

GMT+8, 2025-8-22 12: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